正文 第14章 最清晰的腳印留在最泥濘的路上(3)(1 / 3)

窮盡其力。在這世上,沒有誰隨隨便便就能成功,要幹成一件事,是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的,也許需要花費你一生的努力。無論古今,還是中外,有不少人窮盡其力終達成功,也有許多人失敗在淺嚐輒止上。無論做什麼事都窮盡其力,即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因為你盡力而為了,享受奮鬥的過程有時比成敗的結果更富有意義和價值。

窮且益堅。人生的道路彎彎曲曲坑坑窪窪,人生中有順境和逆境。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抑鬱不得誌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棄。不要因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擁有這樣一種情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擁有這樣一種信念,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力量。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堅強,永遠不放棄心中的追求和理想,未來的道路必將會越走越寬廣,未來的生活也將會越來越美好。

窮則思變。在窮困艱難麵前,想辦法,找出路,以改變現狀。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一個人麵臨著大磨難的時候,選擇“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一種大智慧。人真正變得通達了,是不會輕易被外部環境改變的,也很難產生失望甚至絕望之心。在最艱難的時候,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經曆艱難困苦之後,終會迎來改變的。

有一種“窮”很給力!

它使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豐盈,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令我們的人生過得越來越有意義。

有一想到二,有三想到四

李振

小時候,他是學校出了名的差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下課放學也不做作業,一有空閑就搗鼓玩具之類的東西,而學習成績總是倒數第一,直到小學三年級之前,“全校倒數第一”的位置非他莫屬,從未動搖。

這年,父母為兒子未來前途著想,不指望他考大學,能有一技之長謀生就行,抱著這想法把他送到青年宮,為他報名學習電子琴和國際象棋,他卻吵著要上什麼手工製作班。

經過一段時間磨煉,國際象棋沒學好,手工製作成了他的最愛,日見成效,連家裏也成了他的手工製作加工廠。這年暑假,他的第一個發明就是利用廢舊物品製成的風力船,與其說是發明,不如說給自己做了個玩具,因此激發了他的學習動力,他意識到書本和課堂的重要性。小學畢業時,他的學習狀況總算有了起色和進步,而“發明”依然是他的專長,樂此不疲。

進入初中,他的“發明”也越來越向更高級邁進,發明創造進入高峰期,什麼電光筆、寫不滿字的黑板、水解裝置,等等,不再搗鼓隨便玩的玩具,而將發明創造轉化為專利產品。初二時,他在一次發明比賽中獲了獎,第一次被媒體報道。

由於他攜著自己的發明和產品不斷在各類科技賽事中嶄露頭角,屢屢獲獎,引起電視台等媒體的廣泛關注。初中畢業時,16歲的他已擁有6項國家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

作為特長生,他被一所著名的附屬中學降低39分特招入學,給他配備多個輔導老師並擁有自己單獨製作室,別的同學背著書包去上學,而他背著工具箱在校園裏穿梭。

高中一年級,他發明的“防脫防觸安全插座”被一家公司買下投入生產,他也被吸納為公司員工,每月可從公司領取1000元工資。另有兩項發明“電子琴鞋”和“虹吸管”被美國一家投資公司看中並購買,其中“節電型防觸防脫防熱安全插座”作為節能產品代表,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成為省展覽館專用插座和饋贈紀念品。為此,中央電視台為他拍了專題片,他成為現代教育界反思典型人物引起教育界人士對中國教育的質疑。他被稱為“為數不多、少年成才、小有名氣的發明家”。

2008年高考烤焦了他的夢,他高考成績慘不忍睹,隻有472分,離當年高考錄取分數線整整相差100分,如此成績上大學沒什麼指望了。正當父母為其前途而焦慮不安時,一個大喜訊從天而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降100分破格錄取了他,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