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引子(1 / 2)

這件事發生在清末時期,當時慈禧太後為了滿足列強的貪欲,下旨命宮裏的太監到地方去征集貢品,這些太監依仗著慈溪太後給的特權,在地方肆無忌憚為達目的可謂是誓不罷休,所以到處殺人放火,開館刨屍,搞得地方民不聊生,鬧得各處都有有誌之士揭竿而起對抗朝廷,專殺這些害人的“魔鬼”。

一天下午,在山西的某個古村,一夥兵丁闖了進去,為首的便是幾個太監,他們抓來了村裏的村長,要村長為他們募集尋寶,村長根本不知道村裏有什麼寶物,何況村裏都是老實巴交的農家勉強能夠溫飽哪裏來的寶物。氣急敗壞的他們在村裏折騰了一下午把村裏各家各戶翻了個底兒朝天才悻悻離開,走的時候還將年近六旬的村長殺害了。

臨近傍晚,天際陷入了黑白交錯之態,昏昏沉沉,一片蒼茫蕭瑟之像。一個人從村外跌跌撞撞向村裏走來,撲騰一聲倒在了村裏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是一位兩鬢蒼白的五旬老人,滿身是血,嘴裏喘著粗氣,手裏抱著一個華麗的紫檀木盒,上麵刻著龍鳳齊舞的花紋,花紋凹凸有致,他使盡全身力氣挺起身子拍了幾下粗舊木門,“吱呀”木門開了,門的裏麵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和一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老者見此人滿身是血,眼神早已飄忽不定,便吩咐年輕人將這位傷者抬進屋裏。隻聽著年輕人嚷嚷道:“這種禽獸活該這樣。”原來這位傷者便是方才在村裏為禍村民的其中為首的一位太監。年輕人怒火中燒欲動手將這位傷者置於死地,老者急忙嗬斥道:“三兒你要幹什麼,他乃是朝廷官員殺了他豈不會惹禍上身,我們隻求得過個太平日子,況且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且殺害村長的並不是他,還不趕快將他抬進去!”老者的語氣和眼神容不得年輕人半點違背,二人急忙動手將傷者抬進了正堂。老者一邊撕開外衣一邊吩咐道:“還不趕快去拿藥箱。”年輕人聞聲出去了。老者撕開傷者外麵的官服,看到了裏麵被鮮血染紅的道袍,老者略有詫異的看了看傷者的臉,沒有多想隨即又撕開了道袍和裏麵的襯衣,左胸膛上一道深深的刀疤顯露了出來,鮮血還在不停地從傷口處噴湧出來,老者搖搖頭大喊道:“三兒藥箱咋麼還沒有拿過來啊!”“來了,來了……”年輕人一邊答應著一邊快步地跑了進來,將藥箱放在了土炕一邊的木桌上。年輕人似乎察覺到了傷者裏外不一的打扮,然後他癡癡地看向了傷者手裏的紫檀木盒,伸手便要去取,手剛碰到的一瞬間傷者的手突然發力將木盒緊緊的揣在了懷裏,怒目圓睜的看著年輕人,年輕人被嚇了一下迅速的往後退了兩步,正在配藥的老者見狀趕忙嗬斥住,隨即向傷者表示並無傷害之意。傷者這才安下心來,緩緩的躺了下去。經此這一折騰他的身體更加虛弱了,老者見狀轉身向藥箱前走去,方欲轉身那傷者一把拉住了老者的衣角,老者隨即轉身看著他,隻見傷者用餘光看著木盒嘴裏開始嘟囔起來,老者將耳朵湊過去才能聽清。

原來他們出村後不久便遭到了馬賊的突襲,他在眾人的掩護下方才得脫,但卻也是身負重傷,他是道士已知道自己天命已盡,隻是身上的這件寶物讓他放心不下,這盒子裏的東西乃是一件冥器,陰氣極重。所以托付老者將這裏麵的東西隨他死後一同埋葬,但老者可以留下這紫檀木盒作為他對老者的酬謝。說完這些不久變嗚呼而死。死後,老者與年輕人將道人與

那冥器一同埋在了院中的桃花樹下。

時值夏日,皓月當空,老者取出那盒中的冥器時,兩個人都被那冥器所驚呆,這是一尊玉馬,個頭大小如酒樽一般,在月下光鮮耀眼,碧潔清透可謂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神器,年輕人頓時起了貪念說道:“爹,這玉馬可是千年不遇之寶,我們要是有了它可是能一輩子榮華富貴啊。”老者說道:“那道長都說了,這是冥器,是地底下出來的髒物,弄不好會死人的,我們還是聽道長的一同埋了吧。”可是,爹,那道人說的絕對不是實話,他是想讓這寶物做他的陪葬品,讓這件寶物就此消失,爹,我可不想再過這種窮酸的日子了,我們……。”“住嘴!你懂什麼,讓你埋了你就埋了,你不怕死我還怕死呢!”老者斥責著年輕人。年輕人嘟囔著找了塊紅布將玉馬包裹住放進了道人身上穿的衣服裏,急忙用土將道人填埋了,便匆匆回了正堂,簡單洗漱後便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