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風山惟有把目光放在他轄下的一畝三分地,打起他管轄的玫山縣政府屬下各個部門的主意:
屆中調整玫山縣政府部門領導幹部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究竟動哪個人?騰哪個位置出來?當然首當其衝要動的就是玫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範文山,再也不能讓他在本副縣長眼前晃悠,而是盡早讓他遠離本副縣長視野,至於把他挪動到什麼部門,那到時候見機行事;誰也沒規定玫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一定要升官至副縣級領導幹部,平調至玫山縣直機關其他部門也並無不可。
諸如玫山縣城建局、縣財政局、縣規劃局等等縣政府實權部門,那些一局之長大都是一些“老江湖”,輕易難於撼動,一動的話,可能牽涉到其相應縣分管領導,還得先做通縣相關分管領導的工作,那簡直是一項係統工程,工作量大,難度也大。
而諸如玫山縣檔案局、縣統計局等等縣政府“清水”部門,那些一局之長大都是一些年紀偏大臨近退休的人,動他們的話阻力不大;但是來自端木玉琳的阻力肯定很大,以她年紀輕輕、野心勃勃之人,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地去那些“清水衙門”賦閑養老?
郗風山隻好采取中庸之道,把目光放在玫山縣文化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等部門,有一定實權,但又不是那種眾望所歸的部門,安插過去,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而且據郗風山事先了解,端木玉琳大學所學專業是音樂係,安排去縣文化局、縣教育局專業對口,也算名正言順;況且做端木玉琳的工作也容易做通,來自於她的阻力相對較小。
郗風山於是拿定主意,就這麼定了,無論如何也得把端木玉琳穩住,千萬不能陰溝裏翻船。
郗風山於是趕緊操起辦公室電話,撥通玫山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路石岩辦公室的電話,勞煩他詳細了解一下玫山縣文化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等部門局長的履曆情況和年齡情況,當然郗風山給出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他這些天準備赴玫山縣文化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等部門進行工作調研,為了到時能夠與相關部門的局長融洽接觸,必須預先了解一下他們的履曆情況和年齡情況。
玫山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路石岩是郗風山的同縣老鄉,按照縣委書記、縣長、縣委組織部長等關鍵崗位領導幹部不能由本縣籍領導幹部擔任的相關規定,上一任玫山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換屆之時交流到外縣,路石岩由靈海市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空降擔任玫山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
郗風山在鄰縣擔任副縣長的時候,路石岩其時在靈海市委組織部任職幹部科科長,經常要赴縣裏進行市管幹部的選拔任命考察等相關工作,每次郗風山這個副縣長都會抽空與路石岩見個麵,聚一聚,因而兩人接觸挺多,關係融洽。
俗語有雲:“親不親,故鄉人”,這一屆,郗風山從鄰縣交流來玫山縣擔任副縣長,作為一位老資格的副縣長,於公於私都對路石岩關心備至,支持有加。
玫山縣並非是經濟強縣,由於全縣方方麵麵工作都需要強有力的財政支持,因而該縣財政情況有時也難免捉襟見肘。
玫山縣委組織部申請劃撥相關工作經費時,有時遇到縣財政緊張的當口,分管財政工作的副縣長張山財便會借故拖延耽擱,張山財主要是考慮到他作為副縣長,屬於市管幹部,縣委組織部也奈何不了他,加之他自恃是“老財政”,“老資格”,因而平時一副牛氣衝天的架勢;當然張山財並非專門針對縣委組織部,他也不會輕易得罪縣委組織部,而是百般尋找借口把責任推到縣財政局長那裏;路石岩每逢遇到這種情況,便會向老資格的副縣長郗風山求援,而老資格的副縣長郗風山總是挺身而出,親自給路石岩打招呼,甚至施加壓力,每每便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