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一隅 淺談西晉三世四帝(1 / 2)

西晉王朝公曆三代四帝,前後五十一載。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消滅的國家。其皇帝更迭次序為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懷帝司馬熾,湣帝司馬鄴。下邊詳細介紹一下這四位的主要事跡。

武帝司馬炎是司馬昭的長子,鹹熙二年立為晉王太子,八月司馬昭崩,司馬炎嗣相國,晉王位。當年十二月設壇於南郊,朝中文武百官匈奴南單於四夷數萬人到場,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禪讓儀式。改國號晉,年號為泰始。武帝才識能力屬中人之姿,但是運氣極好,為何如此說?因為武帝還沒即位的時候父親司馬昭就幫他打敗了蜀漢,收複了荊州,所以當時天下隻有江東的吳國還未平定,江南有長江天險可守,按理說不容易攻打,可吳國國主孫皓是個昏君加暴君,史書記載孫皓性暴虐好殺人朝野人人自危,中書令賀邵曾經上書孫皓勸諫孫皓不但不聽還用燒鋸鋸斷了賀邵的頭。如此無道,安能就祚!鹹寧五年(279年)武帝遣杜預,王濬等分兵滅吳,次年收複江東完成國家統一。武帝頒布一係列詔令勸課農桑發展農業。於是四海安平,九州一片繁榮景象。天下無戰事,武帝這時候蠢勁犯了,要罷除州郡武裝,山濤聞言立即進諫,以“國不可忘戰……”(詳見《通典》)為由勸說武帝,後者不聽,為後邊的“八王之亂”埋下禍根。泰始二年(267年)武帝立司馬衷為太子,群臣聞言紛紛勸諫,要求另立太子,因為司馬衷是個癡兒,有些人建議立齊王司馬攸(武帝一母同胞的弟弟)為太子,古代傳位一直是立嫡不立賢,武帝沒同意。有一次“帝嚐在陵雲台上坐,衛瓘在側,欲申其懷,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撫床曰:“此坐可惜!”帝雖悟,因笑曰:“公醉邪?””(《世說新語》)於是太子人選逐定。因齊王司馬攸有文采而且重孝道很是被人稱讚,武帝怕自己去世後,司馬攸很得人心放在洛陽會對司馬衷產生危害,便下令諸位藩王依次回到自己的封國。其醉翁之意,直指司馬攸,可是他忘了西漢景帝時期的藩王之亂。武帝還允許封國諸王可以擁有自己的駐軍,可能其本意思希望藩王可以幫助司馬衷鎮守各地,畢竟這些人都司馬家族,有困難時總會幫住司馬衷,可是他又忘了秦朝李斯的話:“周天子封同姓諸王甚多,然後屬相遠,相互攻伐如仇敵”。太熙元年(290年)帝崩於含章殿,時年五十五歲。諡號武,諡法曰“克定禍亂曰武”。

惠帝司馬衷是個癡兒,說過一句千古名言,有一年地方鬧饑荒,大臣上報皇帝商量對策,惠帝說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流傳萬世。於此對比的是唐朝貞觀二年,京畿鬧蝗災,唐太宗帶人到災區視察,捉了幾隻蝗蟲說:“民以穀為命,而汝食之,寧食我肺腸”不顧隨從勸阻硬是把蝗蟲吃了下去。不管是做戲還是發自真心,總能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可惠帝如此說道可令天下士庶寒心啊!惠帝在位期間主要的工作便是詔書抄寫員。先是太傅楊駿專權,肆意提拔自己寵信。朝中百官對此默默忍受,毫無怨言。倒是皇後賈南風看不下去了,永平元年(291年)賈後聯合楚王司馬瑋,誅殺楊駿,楊駿弟楊珧,楊濟,親信張劭,段廣等皆夷三族。賈南風也是一位“千古奇後”與宋朝的章獻皇後是兩個極端,賈南風性貪婪多疑,無端幹涉朝政,肆意濫殺朝中大臣,永平元年六月便矯詔使楚王司馬瑋殺害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西晉送走了專政的綿羊楊駿,迎來了貪婪的豺狼賈後。舉個例子太子司馬遹(不是賈南風所生)在東宮和賈謐(賈南風妹妹之子)下棋,因為一個棋子,太子罵了賈謐一句,賈謐竟然毫無懼色當堂與太子對罵了起來!罵完以後賈謐跑到賈南風哪裏訴說太子司馬遹的是非。賈南風便與潘嶽(潘安)等設計陷害太子謀反,廢太子司馬遹為庶人,幾個月後秘密派人害死太子。其荒唐殘忍程度達到如此地步!永()康元年(300年)梁王司馬肜,趙王司馬倫矯詔廢賈後為庶人,結束賈後當權的黑暗十年,不過也開啟了血雨腥風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慘烈到什麼地步?還是舉幾個例子。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篡帝位,可是傳國玉璽在惠帝哪,趙王便派人到惠帝哪去拿玉璽,惠帝雖智商低一點,但不是傻子,當然不會把玉璽拱手送出去,來者情急之下便與惠帝廝打了起來。堂堂皇帝淪落到如此!何況朝中大臣與城中百姓呢?八王之亂中期惠帝被迫禦駕親征“值王師敗績於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潰散,唯紹(嵇紹,嵇康之子)儼然端冕,以身捍衛,交兵禦輦,飛箭雨集,紹逐被害於帝側,血濺禦服,天子深哀歎之,及事定,左右欲涴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晉書-嵇紹傳》)由此看出惠帝雖治國能力不足,可也是重情重義之人!光熙元年(306年)八王之亂結束,以東海王司馬越勝利而告終。不過就在當年十一月惠帝崩,死因食物中毒!惠帝結束了悲慘的一生!時年四十八歲,諡號:惠。諡法曰:“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於曰惠。”屬於上諡,讚美之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