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一隅 第二十一章 遠行句章東更東上(1 / 2)

眾人被楊嘉的才華驚到了,就連陸曄這個最瞧不起庶族的侍中也不得不對楊嘉刮目相看,楊嘉卻是一臉平靜的坐在哪,好像一切與自己無關!賀循看在眼裏暗歎道:“此子越來越老熟,越發的喜怒不形於色了!”

王導開口誇讚道:“江山輩有人才出!想不到明馨膽識,捷悟如此之高!讓人不得不欽佩!”楊嘉謙虛道:“刺史謬讚了!說起膽識勇力,我卻是名不副實了!安盛膂力過人,能跳二三丈闊澗,實屬驍勇!當日武康一戰,全靠安盛才能大獲全勝,楊嘉之功隻不過誤傳,首功當屬安盛”安盛明白這是楊嘉再為自己加重籌碼,自然沒有開口反駁楊嘉誇大事實駁的話,隻是向眾人稍稍謙虛的說著不敢當。

聽聞楊嘉的話,眾人終於是注意到了安盛的存在,沒想到這個寡言少年竟也是這麼神勇,心中不禁感歎安盛跟著楊嘉當真是風從龍,雲從虎。楊嘉頓了頓歎了一口氣道:“可惜報國無門啊!”

一句報國無門成功勾起了眾人的好奇心紛紛詢問為什麼這樣說,楊嘉隨即將安盛想投身軍旅,但安母孤苦伶仃,體弱多病,並不適合當士家的情況說給眾人聽,眾人聽聞也是唏噓不已表示理解。隨即之後賀循和陸曄陷入了沉默,楊嘉的意思很是明顯!讓在坐的幾位幫幫忙解決安盛的特殊情況,這兩人不是幫不了,要是硬要幫的話,兩人隻有去找州郡都督,這樣的話反而得不償失,要是楊嘉的話,兩人也就幫了,畢竟以楊嘉今日所表現出的資質日後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可是兩人可還沒發現這安盛有什麼幫忙的價值!就在兩人沉默的時候忽聽王導道:“豈能讓英雄沒於草澤間!這樣吧,我給我堂兄江州刺史王處仲修信一封,安盛你帶著我的信去江州找他,我想以你的資質他是不會拒絕的!”

安盛聽聞忙是站起身來道謝,王導一出手也免去了賀循陸曄的尷尬,眾人又開始其樂融融的暢所欲言。楊嘉卻在哪低頭思考著,若是安盛卻投奔江州刺史王敦王處仲會謀得什麼職位!像主薄,記室督,舍人等職位那是想都不用想了,那些職位自然有士族子弟去填補。安盛名聲不顯,柴門之後在王敦手下也就隻能當‘部曲’。

何為部曲?早在漢朝時期,部曲二字是分開的,‘部’為一職位,‘曲’為另一職位,二者在兩漢時期的軍中屬於中層軍官。三國時出現了‘部曲’,將二者合二為一!直到兩晉時‘部曲’地位早已淪為卑賤,完全成為將領的私兵!

也就隻能這樣了,好歹成功地將安母留在了臨安,免去了安母奴役之苦!安盛可不敢再奢求什麼,隻要自己肯努力拚命,遲早會擺脫‘部曲’這個身份。

忽然賀循道:“明馨,既然安盛都已經要去處仲那做事,那你有什麼打算?我好友潘陽郡太守前些日子老是向我抱怨手下無可用之才!找個時間我讓他見識見識你的才能,算是讓他開開眼界!”這可算是的比較隱晦的賣好了,言外之意賀循要替楊嘉引見潘陽太守,讓他在潘陽郡衙做主薄之類的要職!賀隰和陸曄雙雙不解,就算是他楊嘉再有文采,也不至於讓身為會稽一等士族的賀循如此賣好幫助!兩人不解之後卻又是驚訝。

“蒙太常厚愛了!楊嘉隻是有點小才,但未熟讀儒家治國之經典五經,楊嘉現在隻知其末,不知其本!所以晚生不知好歹要謝絕太常好意了!楊嘉打算過些日子遊學去會稽句章縣,拜杜夷杜行齊為師,苦修一段時間,充實自己!”

賀循聽聞也是點了點頭道:“杜行齊性情恬泊,情操高尚,博覽經籍百家之書!閉門教授,生徒千人,做到了真正的有教無類。若明馨拜在他的門下,應該會有很高成就。可惜啊,大晉草創,百廢待興,太學助教,博士繆繆無幾,名存實亡。不讓然明馨你來太學,我任太常想來這點事還是能幫你的,要比你去句章要好多了!可惜啊!”

太常位列九卿,兼管文化教育,也統轄諸博士和太學,所以賀循才會說讓楊嘉來太學求學會無人阻礙,隻是賀循還有話沒說,入太學求學的全都是官宦,權貴子弟,太學並不適合楊嘉這種貧民子弟,至於賀循為什麼不說,很簡單,怕交淺言深產生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