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招寶山下黃葉紛飛,哀草侵道,一片深秋景象,而山旁的那條小溪水卻是清澈無比,周邊零星點綴著少許常綠樹木,溪邊石頭上滿是綠色的青苔,反而是呈現出一片春意還未離去!山下的茅草屋內傳出陣陣的讀書聲,山下美境烘托著讀書聲,仿佛真到了人間仙境,那陣陣的讀書聲也好似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讓人不敢大聲喧嘩。
今日是楊嘉道句章學習的第一天,楊嘉前世本就很長一段時間在學堂裏度過,這次轉世重生再入學堂學習,心中自然有說不清道不明熟悉感夾雜在其中,所以早早的來到了山下學堂,靜等杜夷來授課。
杜夷不久便來到草堂。開始用節奏抑揚頓挫,音色渾厚重濁的洛陽話,講解《春秋》注釋,這洛陽古音完全跟後世的普通話是兩碼事!反而跟閩南話,客贛話有點相似!楊嘉前世本是南方人,學起這洛陽話反而是朗朗上口,事半功倍。隻是杜夷講的神采紛揚令人拍案叫絕,可這學堂的座位排布卻十分別扭!細想之後對這個現象也是十分理解,士族子弟不願意自降身份跟庶族寒門坐在一起,於是二十幾個士族子弟坐在南邊的草堂中,庶族寒門則人數比較多四十幾人全都坐在北邊的草堂中,杜夷隻能在溝通兩間草堂的廊亭上講授!士族所坐的草堂裏又是涇渭分明的分成兩撥人,這兩撥人自然是南方士族和北方士族,反觀庶族這邊就沒有南北之分了!隻是很多時候望向對麵士族學堂的眼神充滿了羨慕!
士族子弟人人皆綾羅綢緞,穿著華麗的衣服,大多數人身材消瘦,好似一陣大風就能吹走他們,且麵色細白,像極了後世的癮君子們!細細望去就會發現原來是擦了粉!這放在後世那可是爆炸新聞,人人圍而觀之,在東晉卻是無人問津。東晉世人喜歡男子陰柔之美,身材消瘦,臉上擦粉,穿繡花衣服那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
前些年間以貌美而名揚天下的衛階就是因為羸弱,被人‘看殺’!衛階乃是中朝司空衛瓘的孫子,衛階五歲時就被衛瓘誇讚:“此兒有異於眾,但吾老矣,不見其成長耳!”總角時乘羊車入市,見著驚為玉人,觀之者為之傾倒!永嘉年間有事求於建康,於是來建康辦事。建康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潮,衛階本來就體弱,觀者還不停地朝衛階投擲水果,鮮花表達愛意!衛階勞疾更重,回到住處便臥床不起,不久便病逝!堂堂七尺男兒竟被‘看殺’可想而知晉人為了追求陰柔之美到了什麼地步!
大約一個時辰過去,夫子清了清喉嚨道:“好了《春秋》注釋就講到這裏吧!你們自己好生學習理解,中午教你們洛陽官話,記得不要遲到!”說完就離開廊亭。不論千年之後還是千年之後,學堂之中的情況總是大徑相同,夫子一走學堂裏邊立刻活躍了起來,學子們紛紛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高聲談論著有趣的話題,楊嘉看著這群精力旺盛的年輕學子們,笑了笑自己可沒有太多時間揮霍,便低頭繼續注釋。楊嘉在庶族之中屬於家境貧寒的一類,他自己不去往人堆裏湊,那自然沒有人願意跟一個衣著寒酸的寡言少年坐在一起。眾人都是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唯獨楊嘉鶴立雞群的一人坐在那看書。好多人不斷地掃兩眼楊嘉心中鄙視道:“土包子,就你這幅寒酸樣不去結交他人,還想著他人跑到你身邊!?”楊嘉卻好像絲毫沒有感覺到學堂的異樣,依舊形影單隻的看著書,早已經曆生死之難!豈會會因孤立所懼怕!
早上學習諸家經籍,中午學習洛陽官話,晚上聽夫子講解書畫陶冶情操。早上到中午的閑暇時間還可以去招寶山上鍛煉身體,楊嘉這些日子來好不快活,不足之處就是小靈不在身邊少了許多樂趣。
這日楊嘉剛剛大汗淋淋的從山上下來,卻看見一個擦粉的消瘦青年,急匆匆的在山下來來回回的走動,那青年麵色潮紅,頸脖之上不斷地有汗流出來,因大量走動,不斷地微微喘氣,但臉上卻顯出飄飄欲仙的滿足感,好是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