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一隅 第二十六章 寧越之誌練己身3(1 / 2)

楊嘉和陶瞻真是越聊越投機,陶瞻受其父親的影響,對排兵布陣,調兵打仗甚是熱愛!楊嘉前世的時候就對軍事感興趣,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將熱武器換成了冷兵器,而且作戰方式也不似後世那麼複雜多樣化!楊嘉說起來自然頭頭是道,忽悠的陶瞻一愣一愣的!而且楊嘉還偶爾將後世完善的軍隊管理製度作戰方式添加進去,再從各個角度為陶瞻分析其中利弊!陶瞻立刻被驚嚇的大叫,抓著楊嘉的手叫著:“明馨真乃高人啊!陶瞻年幼時長伴家嚴大人賬下,聽大人講排兵布陣,從未見過如此奇妙!有效!大膽的打仗方法,明馨你到底是如何想出這些陣法和管理方法的!?”

楊嘉笑了笑跳過陶瞻的問題,扯開話題又跟陶瞻談起了當朝南北政局和東晉內部隱患,陶瞻不曾料到一個從未出過揚州的少年會對天下局勢看的如此清楚簡直是入木三分!不禁拍手稱讚道:“可笑那沈遊還妄想羞辱明馨!卻不知要是當時真的玄談一局,反而是那廝自取其辱罷了!如此高瞻遠矚,坐知千裏的奇才哪是那等跳梁小醜可以撼動!以我陶瞻看來明馨兄你可是配的上‘郭欽之慮,辛有知戎’這八字了!”

楊嘉聽聞麵色鄭重的解釋道:“道真兄誤會了,那沈遊再怎麼逼我!我也是不會與他玄談的!楊嘉是真不喜玄談!”陶瞻自是認為楊嘉看不上與沈遊這類幼稚虛浮之類計較,所以沒怎麼仔細思考楊嘉的話,隻是禮節性的點了點頭。

陶瞻誇楊嘉‘郭欽之慮,辛有知戎’指的是很有遠見,一葉知秋!郭欽乃是西漢哀帝時期的丞相司直,當時佞臣董賢倚仗權勢,胡作非為,朝野怨怒鼎沸,郭欽不畏董賢隻手遮天,上書彈劾,然哀帝昏庸,竟將郭欽降職!後來平帝繼位,董賢自殺,可是軍政大權盡落於外戚王莽之手,王莽未篡漢時,可是禮賢下士,美名廣為流傳!但是郭欽知道王莽有篡位野心,以與奸為伍而恥,於是罷官回鄉,臥不出戶,最後卒於家!

辛有知戎是個鮮為人知的典故,辛有是周朝太史,有次經過伊川這個地方看見這裏的人被發祭祀祖先,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這種極其嚴肅的事情應該正冠盛裝舉行,怎麼能被發而祭呢!?辛有當時就說:“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後百年,春秋時期的晉國將陸渾之地的戎族遷移到了伊川!一切竟如辛有所言,伊川果然成了戎族居住的地方!

楊嘉謙虛了一番,又是將話題扯到交州等地,沒說幾句卻發現陶瞻麵露憂色,低頭不語,心事重重!楊嘉詢問了幾次之後,陶瞻才慢慢道出來:“早些時間,朝廷封家嚴為都督交州軍事,本是好事一樁,可最近我聽聞交州很是不穩定!廣州人背叛交州刺史郭訥,想要迎長沙人王機當交州刺史,王機這廝甚是狡猾!先是派人拜見江州刺史王處仲,請求接管交州,王處仲答應了王機的要求!可這廝並沒有去交州,反而帶兵向占據廣州臨賀郡的杜弘投降,而且兩人與溫邵及交州秀才劉沈一起謀反,想要奪取廣州交州兩地,自立為王!家嚴現在就帶兵駐紮在臨賀郡旁邊的始興郡,以家嚴性格為人肯定會出兵討伐逆賊!可陶瞻就怕家嚴千裏行軍,日夜趕路,車馬勞頓!而逆賊以逸待勞,趁機埋伏!而且家嚴對交廣兩州不熟悉,我怕出什麼意外啊!”

楊嘉一聽稍稍組織了一下措辭道:“道真何必杞人憂天!令尊早些年間征戰沙場!早就是名揚海內的將帥,怎麼可能如道真所言犯這種以疲兵攻打以逸待勞的逆賊,至於令尊對交廣兩州地形環境不熟悉也是無關重要的,隻需要找個當地人帶路即可!依我看來陶安南將軍現在早就威名顯赫,隻要在交廣兩地打一兩場勝仗,大局便已定矣!剩下的逆賊餘孽隻需要一紙布告就可以讓他們乖乖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