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四大才子的磨難(1 / 2)

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大才子的磨難

張孝童攜美旅遊,不勝悠哉,而身為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四人風光一陣,卻突然被畫界的人士集體打壓,光環不在,沒人關注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情況呢?原因是四人“模仿”古人模仿的太像了,圈內人士認為這不是藝術,充其量就是個複製者,不打壓會助長社會模仿熱,破壞後來繪畫者的創造性,於是將四人打入冷宮。

此年暑假四人俱畢業,身為才子的他們不住感慨: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未見今時月。在古代聲名鵲起的他們,卻淪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他們四位女友並沒嫌棄他們,相反很樂觀。柳影道:“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

王瑩道:“不錯,東方不亮西方亮,不如咱們去巴黎開個畫展!”

“我看行,在外界打下名氣,還愁國內有人再說風涼話嗎?楊洋和周暢想到一塊去了。”

唐伯虎四人頓時又來了鬥誌,唐伯虎一錘定音:“好,咱們就去巴黎!”

四對戀人手疊在一起:為了理想幹。

八人相約三天後動身,這幾天處理一下身邊事,買些旅行用品。

出租屋內,祝枝山道:“咱們就這麼被逼走了?”

“說話那麼難聽,我們是戰略轉移好不?”徐可卿不愛聽了。

“祝兄的意思是,咱們走之前不製造一點動靜嗎?對吧祝兄!”文征明說。

唐伯虎當即說道:“對,走之前我也得惡心惡心這幫老頑固!”

“有高招不?咱們怎麼也得發出點聲音,不然多沒麵子!”祝枝山望著唐伯虎,希望聽到好主意。

唐伯虎說:“別忘了,咱們小號叫才子,繪畫他們不欣賞,咱就用文學震憾他們一把,這兩天,每人都要寫出一篇文章,用古文或詩詞寫,讓他們看看,咱們是不是吃素的!”

“高!”幾人都讚同。

兩天後,中國散文網,榕樹下,中國詩歌網上,先後出現幾篇神作,全部以古文形式發出,但寫的是當代之事。那文風,那措詞,讓古文專家都吃一驚。

現代人怎麼有這麼高的古文造詣!

尤其是唐伯虎的那首諷刺詩,在網上更掀起一股狂瀾。全詩如下:《行乞詩》

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

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

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暑名是唐寅,某些人是知道唐伯虎是罵他們的,但也不由為詩叫好。這詩詞文采意境跟古代名詩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有人私下捫心自問:“是否我真的做錯了?”

國內與論嘩然,四對戀人己踏上異鄉土地。

常言道有錢好辦事,四人沒被打壓前都賺了不少錢,另外還有富二代楊洋在,錢不是問題,幹脆租了一個展覽館,四人將自己積累的得意之作掛滿展廳,有字有畫。

開始人不多,但沒多久,懂得藝術的人們紛至遝來。轟動了整個巴黎,書畫被高價搶購一空。他們被譽為:東方四大黑馬。

有了錢,她們底氣更足了,又在其他城市或國家巡回展覽,四人名氣如日中天。範曾看罷直言:我不如也。台灣劉慵也甘拜下風。

消息傳到國內,有些專家的臉紅了,常言道:是騍子是馬牽出來溜溜。你說人家不行,你來試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