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中的士卒正在操練,人不多也就千人左右,可那股氣勢卻不似一般的士卒。
中軍大帳門口,站著一個青年人,雄姿英發,身高八尺有餘。正看著遠處操練的士卒,青年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眉頭一皺,陷入沉思。
“軍師,軍師。”一名將領進了中軍大帳,看到了沉思中的青年人,便站在身邊靜靜地等著。眼見日頭越來越高,將領終於忍不住打斷了青年人的沉思。
青年人轉頭一看,滿臉抱歉道:“是子烈啊。有什麼事麼?”
子烈連連搖手,道:“是我打擾軍師的思慮了。隻是有件事情須得軍師決斷。”
青年人緩緩問道:“何事?說來聽聽。”
子烈扭頭四處看了一眼,發現身邊沒有士卒,這才低聲道:“軍師,我軍糧草隻夠我軍兩日使用了……”
子烈知道軍師是個智多近妖的人物,也沒有把話說完,知道軍師能夠理解自己的意思。
果然,青年人點頭微笑道:“這不是三日前我等就估量到的事情嗎?不必驚慌。”
見子烈還是沒有焦急地看著自己,青年人忍不住笑道:“子烈你別急。剛才收到探子回報,伯符大軍昨日已然追上了劉繇大軍,可惜時間已晚,不然昨日就可打破敵軍了。不過也不妨事,最遲今日午時,伯符必可擊破劉繇大軍。”
子烈大喜道:“如此甚好。等到主公擊潰劉繇大軍,則我等可以和主公在秣陵城下彙合。如此,江東定矣。”
青年人微笑道:“也不盡然。江東除了秣陵,尚有會稽和吳郡兩座大城。待得我軍徹底控製住這兩座大城,子烈再如此說不遲。”
子烈哈哈大笑道:“主公武勇,軍師多智。如此江東可還有誰能抵擋?”
沒錯,能以伯符稱呼孫策的青年人,非周瑜周公瑾莫屬了。將領則是新近投奔孫策的廬江人陳武陳子烈。
周瑜眉頭一皺,緩緩道:“剛才我就在想,伯符多次提到的那個蔣欽,現在在哪?”
陳武大咧咧道:“軍師多慮了。主公忌憚蔣欽,卻是因皖城之戰而起的。而當初主公麾下盡是袁術將領兵丁,主公又如何能夠得心應手呢?現在就不同了,蔣欽若敢出現,我料其定不敢掠我鋒芒。”
周瑜微微一笑,沒有反駁。周瑜和孫策是義兄弟,義兄手下的將領能夠如此信賴之,周瑜又怎麼會反對?隻是,信心雖然不能打壓,卻也不敢大意。
周瑜想了想,像是詢問,又像是自言自語道:“子烈以為,那蔣欽現在當在何處?當初伯符言蔣欽領軍往南而走,秦淮河南方隻有涇縣一座小城,不可守,蔣欽必不會久留。西邊為我牛渚,此次劉繇大軍前去偷糧,卻也讓我等知道了蔣欽並沒有往西而去。那隻剩下東邊吳俊和北邊秣陵了。”
說到這裏,周瑜卻說不下去了。看上去簡單的二選一,可卻不敢輕易下結論。蔣欽人數雖少隻有兩千士卒。可在這江東戰場上,孫策大軍和劉繇大軍加起來也不過萬餘士卒了,兩千士卒比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