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欽沒有吃驚,孫策如果退守皖城了,那肯定會被劉曄探查到消息的。
蔣欽滿臉肉疼地苦笑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孫策退走的前幾日,可是連續好幾個日夜猛攻我太平縣城。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孫策軍是死了數千人,可我軍死的人未必就比孫策軍少了!來的時候少府大人肯定路過太平縣城了,大人你說那麼小小一座縣城,能抵擋住孫策的進攻就跟不錯了。城池之所以還在,是因為我軍拿人命填出來的啊。”
此時眾人走進城門,城門兩側都站滿了士卒,紛紛舉著手中的火把,為眾人照路。劉曄一邊聽著蔣欽訴苦,一邊裝作若無其事地樣子,眼睛卻抓緊機會就往兩側士卒身上掃去。兩側的士卒是從城樓上麵臨時調派下來的,不知道是否因為守了數個時辰的城門了,精神上難免有些萎頓。劉曄還注意到,部分士卒甚至衣裳都有些不整,鎧甲也是破破爛爛的樣子。要不是這群士卒還能站穩,劉曄甚至都會以為這是否是一群山賊了。
蔣欽一直在觀察劉曄的表情,見劉曄對兩側的士卒比較關注,蔣欽也扭頭掃了一眼,自然發現了手下士卒的種種“不堪”。
蔣欽幹咳一聲,臉色難看道:“現在守城的士卒,都是前些日子從太平縣城輪換下來休整的士卒。所以……少府大人見笑了!”
劉曄微微一點頭,接受了蔣欽的解釋,問道:“那不知刺史大人損失了多少士卒?”
“孫策來江東之前,整個建業城有兩萬餘士卒。現在,整個建業郡僅僅隻剩下四千士卒了。” 蔣欽歎了口氣,訴苦道,“江東比不得中原,江東人口原本就少,此刻士卒要想從四千擴招到兩萬,還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實現啊。”
此處的兩萬人,自然是上一任揚州刺史劉繇手下士卒的編製,蔣欽毫不臉紅地便拿來說事。劉曄似乎也覺得損失四分之三的士卒,確實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劉曄便給蔣欽出了個主意。
劉曄跟著歎了口氣,安慰蔣欽道:“刺史大人忠心為國,勇氣可嘉。既然江東人口不足,刺史大人不妨將招兵事宜暫且放下,待得江東民政做好了,人口自然會上漲的,刺史大人還怕沒有青壯召集嘛?到時候刺史大人想招多少士卒,便有多少士卒啊,隻要刺史大人養得起!”
蔣欽心裏大罵這劉曄壞水太多,要是江東當真按照劉曄的辦法不擴兵先經營民生,到時候不用中原諸侯出兵,光憑吳郡和會稽郡兩地出兵,就能把建業打下來。這種事情是打死也不能答應的。
蔣欽幹咳一聲,愁眉苦臉道:“我也想這麼來啊,可是江東這一帶治安比較亂,水賊啊山賊層出不窮,如果建業不招兵,恐怕無法剿滅這些亂賊!”
蔣欽作為揚子江上的水賊,相信劉曄這等有心人肯定打探到了這個消息。隻是既然“天子下令”給蔣欽正名,升蔣欽為揚州刺史了,那蔣欽便是大漢正兒八經的官員了,旁人也不好多說什麼。可蔣欽卻拿水賊多來說事,就未免有些賊喊捉賊的感覺了。劉曄原本邊走邊和蔣欽說這話的,於是,劉曄腳下突然一滯,雖然劉曄很快便調整過來了,可蔣欽還是注意到了劉曄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