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輿喜道:“原來大哥早就計劃好了啊,那是我白當心了。”
嚴白虎怒道:“你多什麼嘴,好好聽我說來。本來這是我認為的上策,可這條計策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我軍能否抵擋住蔣欽的進攻,會稽郡王朗是否出兵助我成了關鍵。如果我們將我們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嚴輿問道:“大哥是說,如果王朗沒有出兵,那我們就完蛋了?”
嚴白虎點了點頭,道:“第二條路便是我們主動服軟,看蔣欽是否有退兵的可能。隻是從這幾日蔣欽軍的所作所為來看,蔣欽退兵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條路,便是我軍棄城往南邊投奔王朗而去。如果我們兩軍彙合,則有大軍兩萬餘人,人數遠勝於蔣欽,或許還有一線戰勝蔣欽的機會。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就等於失去了容身之所。以後行事就得看別人的臉色了。”
說完,嚴白虎看著遠方蔣欽軍的旌旗不再說話,即是為了讓嚴輿自己想明白這三點期間的差別,也是希望自己能夠冷靜下來,還能夠再想出一條對策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嚴白虎收回目光,轉頭看著嚴輿問道:“你想清楚了嗎?”
嚴輿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嚴白虎問道:“那你認為我軍該選擇哪一條?”
嚴輿沉默片刻,這才試探著問道:“我聽說,蔣欽本是水賊出身,遇見皖城橋公之後被橋公說服,從此不再做水賊?在我看來,既然蔣欽為水賊,我們為山賊,那我們何不投靠蔣欽?至少我覺得蔣欽這個山賊比起王朗那個文人來說,要順眼許多。”
嚴白虎輕聲問道:“你是這麼想的嗎?”
嚴輿精神一振,道:“正是!大哥,蔣欽軍士卒皆為精兵,我軍士卒缺少操練,與其相比相差太遠。王朗為一文士,又如何懂得這練兵之法?就算王朗的是正規官兵,我料想會稽郡士卒相比蔣欽軍也頗有不足。到時候恐怕王朗也隻有敗亡一途罷了。既然如此,我軍何不早點棄王朗而選蔣欽?”
嚴白虎遲疑道:“可是,如今蔣欽軍占據了絕對優勢,焉知蔣欽軍會接受我軍的投誠?”
“我軍不試試,又怎麼會知道蔣欽會不會接受我軍呢?況且我想,蔣欽軍不直接攻打我吳縣,無非是怕平白折損了自己的兵力罷了。如果我軍願意投誠,我想蔣欽是不會拒絕的!”
嚴白虎長呼了口氣,抬起頭,道:“二弟,你說的不錯。沒有去試過,又怎麼會知道結果呢?今日很快便要日落了,等到蔣欽軍收兵回營之後,我便親自去見見我們江東的英雄。”
嚴輿連忙道:“大哥不可。大哥你身為我軍主將,又怎麼能夠以身試險呢?今天還是我去罷!”
嚴白虎欣慰地看著嚴輿,道:“好。二弟,那你千萬小心。目的沒達到無所謂,一定要平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