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番外1 榆木川上覓落花(1 / 2)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七,庚寅日。

北國七月的天氣,依然如同暖春,數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由蒙古返回中原,眾多明朝將領、兵士興高采烈、士氣高昂,他們經過了數月的征戰,一舉將韃靼殲滅。

據史載,此次朱棣禦駕親征之後,“至答蘭納木兒河,彌望荒鹿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山穀周回三百餘裏,無一人一騎之跡”。

朱棣五次親征韃靼後,北蒙古終於消失遠遁,塞北荒原上從此惟一高高飄揚著的,便是明朝皇帝的五彩九龍旗幟。

榆木川,恢複了草原的寧靜與和諧。

蔚藍色的天幕下,是一大片漫無邊際、肥美豐沃的碧綠草原,山野的風吹過茂密的草,草葉隨風搖曳。

兩匹深褐色的高大駿馬並轡低頭吃草,它們身旁不遠之處,一名年紀二十上下的綠衫女子麵帶微笑,細心尋覓著草叢間一簇簇零星的小野花,那些野花多是藍紫之色,卻散發出異常馥鬱的芬芳。

她采摘了一大束野花,直起腰四處張望,眸光落在一名身著淡紫錦衣、正舉目遠眺的男子身上,向他身後悄悄走過去。

那男子仿佛毫無察覺,待她走近身後之際,霍然轉身將她的手捉住,舉止溫柔親密。

她驚呼了一聲,野花雖然美麗,花葉上卻叢生密布著一根根小棘刺,那男子隻顧握住她的纖纖素手,卻不料花刺將他的指端刺破,頓時沁出一顆顆小血珠,她神情擔憂,急忙用絹帕替他擦拭血跡,一邊嘟囔道:“棣棣,你不知道野花有刺,會紮破你的手嗎?”

那男子嘴角泛起一縷笑意,看著她替自己細心包紮,說道:“若是害怕花刺,就永遠采摘不到花兒了!”

他的眼眸呈現淡淡的紫色,帶著幾許神秘和幽邃的氣息,身形高大挺拔,麵目柔和俊朗。

他低頭注視著那綠衣少女的深情眼神,如同一個十七八歲、情竇初開的少年注視著自己的初戀情人。

他親昵信任的語氣,如同一個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對妻子極盡溫柔嗬護。

他撫摸那少女細密黑發的動作,如同一個慈愛的父親,時刻關注著與他血脈相連的女兒。

那少女緊緊依偎著他,眷戀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的年紀雖然看上去相差甚遠,但是任何人看到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是一雙無限甜蜜與和諧的情侶。

一望無涯的綠色大草原上,有一條靜靜流淌的支流。

那男子佇立河水畔,遙望軍營中迎風飛舞的龍旗,淡紫色的眼眸中現出萬丈豪情,說道:“從此以後,漠北終於可以太平無事了!朱棣一生征戰,能有今日,此生再無遺憾!”

她將那束野花輕輕放在河流畔,美麗清澈的大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淡淡哀愁,撲入他懷中,說道:“棣棣,今天是史載永樂皇帝駕崩之日,我們……我們……馬上就要分開了!”

他將手中摘下的一朵淺黃色小野花插在她的發髻旁,輕聲安慰道:“蕊蕊,不要怕,我們既然許諾了生生世世,無論是朱棣,還是顧翌凡,我們永遠都會在一起。”

她低垂下頭,將右手舉到他麵前,說道:“這枚戒指,如今用不著了,你幫我摘下來吧!”

他順從著她的話,點了點頭,將那枚戒指取下。

她接過戒指,深深凝視了它一眼,毅然將它拋棄丟入那條河流之中,河水深不見底,水流湍急,這一丟棄決不可能再取回,她眼看著那枚戒指被水流衝走,反而流露出堅定釋然的神情,對他說道:“無論生死,我都跟隨著你。”

他眼眸中閃現寵溺的笑意,姿態優遊舒適,輕輕躺倒在柔軟的草地上,看向她嫩若嬰兒般的麵頰和紅潤的雙唇,說道:“蕊蕊,與我相伴此生,你可曾後悔過?”

她坐在他身側,搖一搖頭,頑皮答道:“或許曾經後悔過,可是那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如果沒有來到明朝,沒有遇見棣棣,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

他以手為枕,注目天際浮雲,緩緩合上雙眸,說道:“蕊蕊,現在能夠告訴我,後世會如何評價我嗎?”

她思慮片刻,眼圈微紅,說道:“功過兼而有之,有所得,亦有所失。可是你的過失卻都是因為我……呂婕妤她或許根本沒有謀害我,隻是後宮中有人誣陷了她,還有那三千宮女……”

他表情肅然,說道:“呂婕妤的結果,是她自己一手造成,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殺她。她中秋之夜給你喝下的露水若是無毒,你怎麼會突然患上不治之症?她倘若心中沒有藏私,為什麼不訴冤情,反而畏罪自盡?至於永和宮那三千宮女,我暗中察訪多時,證據確鑿其中確有數人穢亂宮廷,我怎能不處置她們?”

她垂頭歎息道:“如果不是因為那些謠言,加上我當時的死,你一定不會對她們那麼殘忍的!”

他沉默了片刻,說道:“萬念俱灰,就是我當時的感覺。我不明白,為什麼上天要對我如此殘忍,將你狠心從我手中奪去……處死她們的那天晚上,紫禁城三大殿被天降雷火擊中焚燒,我就知道自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