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奇·加裏在幾年前曾告訴我,他打算在政府對鋼鐵公司的訴訟案結束後就退休。最後案子結了,鋼鐵公司贏了官司,而賈奇·加裏卻發現自己更想工作而不是退休了。在80歲的高齡,他仍然是公司的龍頭老大,最後在工作中死去。賈奇的明智之處在於他曾多年在國外旅行,積極地參加社交活動。當他個性成熟後,他開始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他並沒有成為可憐的工作奴隸。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銀行家之首,87歲高齡的喬治·F·貝克(1)帶著非凡的熱情投入到商業活動中。作為一個大型企業的董事,他比其他任何一個金融家都要搶手。但是最近二十年來,他的生活節奏慢了下來,在70歲的時候他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開始抽煙,不過同時他也開始熱衷於打高爾夫球。
約翰·D·洛克菲勒(2)告訴我,他早在40年前就開始輕鬆地生活。如果他當時沒有那麼做,他估計自己早就累死了。他在年輕的時候是如此地拚命工作,工作影響了他的身體,後來他不得不在健康和死亡之間進行選擇。他選擇了健康,但直到80歲他還是十分關注企業的發展。
當最高法院法官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3)86歲高齡的時候,他的醫生塞繆爾·S·亞當斯說道:“如果法官放棄給他帶來這麼多快樂的工作的話,他會崩潰的。他跟愛迪生是一樣的工作狂,在美國還有好多這樣的人。他們在自己所選的領域裏取得了巨大成功,盡管年事已高,卻通過讓自己忙碌來保持年輕的心態。我觀察到很多年紀大的人一旦放棄工作,開始輕鬆的生活時,他們反而老得就更快。”
完全的退休並不能令人高興,但讓人傷心的是,許多成功的商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而不去學會如何放鬆,如何去生活。作為掙錢機器,他們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個人,卻是失敗的。
注:
(1)喬治·F·貝克(1840-1931),與J·P·摩根同時代的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銀行家。
(2)約翰·D·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美孚石油公司創辦人。
(3)奧利佛·溫德爾·霍姆斯(1841-1935),1866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在波斯頓從事一段時間的律師工作之後,於1870年入哈佛大學法院擔任講師、教授,1882年12月擔任馬薩諸塞州最高法官,1899年起任院長。1902-1932年,擔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的學說,主要體現在他於1881年出版的著作《普通法》、《法律之路》,他逝世後出版的判決意見集《霍姆斯法官的司法見解》以及生前發表的一係列論文之中。
你的兒女不應該與你的想法一模一樣
一位虔誠的美國富翁非常難過,自己的兒女們居然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兒女們在學校和大學裏接受的教育不同於父母所受過的教育。他們喜歡享樂,喜歡做與其他同齡人不同的事情。這位父親認為自己的孩子做事有些馬虎,他自己的父親年輕時就沒享受過,他自己也是追隨父親的生活方式。但是他發現他自己的孩子卻不一樣,他們時髦現代,渴望活動自由。他們不像他那樣嚴肅地對待生活,他認為在很多方麵他們過於超前。
當我把這件事跟另一位百萬富翁說起時,他做了這樣的評論:
“為什麼他的孩子一定要和他年輕時的想法一樣,做一樣的事情呢?如果他們真是這樣,他們就會成為異類,他們根本不能適應現代社會。難道送孩子去上大學不是希望他們吸收新的思想嗎?如果每個後代都和他前輩的想法一樣、行動一樣,發展的腳步就會停止。我和你還有這位父親必須時刻準備著給子女更大範圍的行動自由。”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和你都沒有開著車到處炫耀。但是,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讓孩子們開車了嗎?我們的母親沒穿過短裙,難道我們會荒謬到讓我們的女兒穿跟母親一樣長度的裙子嗎?”
“隻要年輕人不做任何可恥的事,我們不應該過多地控製他們。而且,控製也不是長久之計。在家過分的壓迫通常會導致孩子在離家後過分的放縱。”
拆除思維的柵欄
一位東部人參觀一個西部牧場,這時,一群羊穿過一片草地。這位參觀者發現領頭羊和其它羊都在某個地方高高跳起。可那個地方既沒溝也沒柵欄,這位參觀者非常迷惑,就問牧場主人為什麼這些羊要愚蠢地跳起。“是的。”這位牧場主回答道,“很多年前,這兒曾有一個柵欄,但早在現在這些羊出生前就被拿掉了。他們的祖先曾跳過那道柵欄,從此以後這些羊就一直在跳躍一排想象中的柵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