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百花冷暖(3)(1 / 3)

琳琅順著簷下走著,口中問錦秋:“那是不是宜主子?”錦秋笑著答:“可不就是她,除了她,後宮裏還有誰會騎馬?萬歲爺曾經說過,唯有宜主子是真正的滿州格格。前些年在西苑,萬歲爺還親自教宜主子騎射呢。”說到這裏,才自察失言,偷覷琳琅臉色,並無異樣,隻暗暗失悔。已經來至正殿之前,小太監通傳進去,正在此時,卻聽步聲雜遝,數人簇擁而來,當先一人正是適才見著的宜嬪,原來已經換過衣裳,竟是一身水紅妝緞窄衽箭袖,雖是女子,極是英氣爽朗。見著琳琅,略一頷首,卻命人:“去回皇上,就說太後打發我來給皇上請安。”

小太監答應著去了,宜嬪本立在下風處,卻突然聞到一陣幽幽香氣,非蘭非麝,更不是尋常脂粉氣,不禁轉過臉來,隻見琳琅目光凝視著殿前一樹碧桃花,那花開得正盛,豔華濃彩,紅霞燦爛,襯得廊廡之下皆隱隱一片彤色,她那一張臉龐直如白玉一般,並無半分血色,卻是楚楚動人,令身後的桃花亦黯然失色。

卻是李德全親自迎出來了,向宜嬪打了個千,道:“萬歲爺叫主子進去。”宜嬪答應了一聲,早有人高高挑起那簾子來,宜嬪本已經走到門口,忍不住又回過頭去,隻見琳琅立在原處,人卻是紋絲未動,那目光依舊一瞬不瞬望在那桃花上,其時風過,正吹得落英繽紛,亂紅如雨,數點落花飄落在她衣袂間,更有落在她烏亮如雲的發髻之上,微微顫動,終於墜下。

宜嬪進了殿中,李德全倒沒有跟進去,回過頭來見琳琅緩緩拂去衣上的花瓣,又一陣風過,那更多的紅瓣紛揚落下,她便垂下手不再拂拭了,任由那花雨落了一身。李德全欲語又止,最後隻說:“主子還是回宮去吧。”

琳琅點一點頭,走出數步,忽然又止住腳步,取下腰際所佩的玉佩,道:“李諳達,煩你將這個交給皇上。”李德全隻得雙手捧了,見是一方如意龍紋漢玉佩,玉色晶瑩,觸手溫潤,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乃是“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底下結著明黃雙穗,便知是禦賜之物,這樣一個燙手山芋拿在手裏,真是進退兩難。隻得陪笑道:“主子,日子還長著呢,等過幾日萬歲爺大好了,您自個兒見了駕,再交給萬歲爺就是了。”

琳琅見他不肯接,微微一笑,說:“也好。”接回那玉拿在手中,對錦秋道:“咱們回去吧。”

宜嬪進得殿中,殿中本極是敞亮,新換了雪亮剔透的窗紗,透映出簷下碧桃花影,風吹拂動,夾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幽香。她腳上是麂皮小靴,落足本極輕,隻見皇帝*在大迎枕上,手中拿著折子,目光卻越過那折子,直瞧著麵前不遠處的炕幾上,她見那炕幾上亦堆著的是數日積下的奏折。逆料皇帝又是在為政事焦心,便輕輕巧巧請了個安,微笑喚了一聲:“皇上。”

皇帝似是乍然回過神來,欠起身來,臉上恍惚是笑意:“你來了。”稍稍一頓,卻又問她:“你怎麼來了?”宜嬪道:“太後打發我來的。”見皇帝臉色安詳,氣色倒漸漸回複尋常樣子,皇帝卻咳嗽起來,她忙上前替他輕輕捶著背。他的手卻是冰冷的,按在她的手背上,她心裏不知為何有些擔心起來,又叫了一聲:“皇上。”皇帝倒像是十分疲倦,說:“朕還有幾本折子看,你在這裏靜靜陪著朕——叫他們拿香進來換上,這香不好,氣味熏得嗆人。”

地下大鼎裏本焚著上用龍涎香,宜嬪便親自去揀了蘇合香來焚上。此香本是寧人心神之用,見皇帝凝神看著折子,偶爾仍咳嗽兩聲,那風吹過,簷外的桃花本落了一地,風卷起落紅一點,貼在了窗紗之上,旋即便輕輕又落了下去,再不見了。的

宜嬪想起皇帝昔日曾經教過自己的一句詩:“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那時是在西苑,正是桃花開時,她在燦爛如雲霞的桃花林中馳馬,皇帝含笑遠遠瞧著,等她微喘籲籲翻身下馬,他便念給她聽這句詩,她隻是璨然一笑:“臣妾不懂。”皇帝笑道:“朕知道你不懂,朕亦不期望你懂,懂了就必生煩惱。”

可是今日她在簷下,瞧著那後宮中議論紛芸的女子,竟然無端端就想到了這一句。心中不知是什麼滋味,隻覺得悶悶不好受,她本坐在小杌子上,仰起臉來,卻見皇帝似是無意間轉過臉去,望著簷下那碧桃花,不過瞬息又低頭瞧著折子,殿中隻有那蘇合香縈縈的細煙,四散開去。

納蘭容若《於中好 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