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1 / 2)

1.十月初十,王府變天

“請燕王示下。”

“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開國三十年以來,天下一統,四海歸心。為使大明萬世昌盛,國脈永續,朕特此昭示中外,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統,現立為大明儲君。即日起,各皇子藩王,各文武臣工及天下子民,應謹守君臣之道,敬奉太孫如朕躬,同心輔佑,以福吾民,欽此。”

“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燕王自領旨回來之後,一蹶不振,關在書房酗酒已然三天三夜。

徐妙雲不敢上前勸阻,隻是在屋外候著、守著,連連落淚。蘇淺無奈也得每日跟著,看著徐妙雲傷心欲絕,她卻什麼也不能說。

蘇淺眼見名將張玉和朱能進了書房,心想朱棣大概是鬧得差不多了,想必一會兒就會命令馬和去殺了道衍。

蘇淺正想著,就見馬和端著茶要進去侍奉朱棣,蘇淺急忙跑上前扯了扯馬和的袖子。

蘇淺用眼神示意馬和低下頭來,她在馬和的耳畔小聲說道:“馬和,這回王爺安排你做的事,你不要做。”

馬和狐疑的看了蘇淺兩眼,仍是點了點頭,之後就進了書房。

不大一會兒,馬和就出來了,他手裏拿著一把劍,在路過蘇淺身旁時,別有深意的看了她兩眼,然後大步離開了。

“淺淺,這是怎麼回事?馬和因何提著劍?”徐王妃也察覺出事態不對,急忙喚蘇淺過去詢問。

“王妃,王爺讓馬和去殺道衍大師了,您快去勸勸王爺吧!”蘇淺心想,徐妙雲深明大義,又一心為了朱棣的奪位大業,如今能勸阻朱棣的,隻有徐妙雲了。

徐妙雲聽完蘇淺的話,停頓了片刻,然後立刻跑進了書房。

蘇淺的心緊緊的揪著,她多怕明天就會聽到道衍的死訊。即使資料上寫了,道衍和馬和平安度過了此次劫難,蘇淺仍是提心吊膽的,畢竟現在的馬和跟資料上記載的馬和是不同的。

會不會因為她的到來,讓曆史出現更大的偏頗,會不會明早傳來的,是道衍和馬和兩人的死訊……

蘇淺現在滿腦子都是馬和的身影,她覺得喉頭發緊,眼眶發澀。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即使沒有蘇淺的提點,馬和也是不會殺了他的師傅的,他將劍扔到一旁,與師傅二人,暢談古今,引吭高歌,從上午一直喝到了下午。

張玉帶著親兵一直潛伏在寺內伺機而動,他遲遲沒有動手,是在等,在等王爺回心轉意。

這時從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道衍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馬和循聲望去,隻見燕王正策馬狂奔,踏月而來。

不一會兒燕王就來至跟前,馬蹄踏起煙塵無數,他飛快下了馬,踉蹌的來到道衍跟前,單膝跪地。

“大師,請受小王一拜,小王心力交瘁一時犯了糊塗,還望大師海涵。”朱棣滿眼的血絲,汗水從臉頰滾落,要不是妙雲一語驚醒夢中人,他如今可能要追悔莫及了。

席地而坐的道衍扔了酒壺,從地上站了起來,他伸手托起還弓著身子的燕王,但笑不語。

此時天全黑了,明月當頭,三個渾身酒氣的男人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在慶壽寺久久回蕩,不絕於耳。

此時的張玉帶著親兵,悄悄的從慶壽寺的後門下了山,他要回燕王府領罪,想來燕王也是不會責罰他的。

2.蘇淺的心意,馬和的獸yu

如今大位旁落,朱棣手握著秦、晉二王的密信,猶如抱著燙手的山芋。道衍此時獻出一計,讓燕王上京覲見新太子,行君臣之禮,稱自己久病纏身,主動交出兵權,打太子黨一個措手不及。

燕王是昨日出發的,徐妙雲擔心得一夜都沒有睡,蘇淺跟著伺候了一夜,眼見徐妙雲可算是睡著了,天也亮了。

蘇淺邊走邊抻了個懶腰,眼見呼出了哈氣,心想看來是快要入冬了。她想去廚房討些吃食,剛走到花園,就看到八角亭當中正在對弈的道衍和馬和。

馬和的神色微冷,絕美的臉龐猶如精雕細琢的雕像,他手持黑子,懸於棋盤之上,黑色的棋子將他修長的手指襯得更加白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