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打仗最是勞民傷財(1 / 2)

1.朝堂上的紛爭

朱元璋晚年上朝頗為隨便,隨駕所在,甚至於右順門、西宮舉行早朝。所以到了朱允炆這裏,早朝更成了可有可無的走過場。

可是今日不同以往,早朝已然進行了半個時辰,仍然沒有結束。朝堂之上,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很多體力不濟的老臣,已然開始不停的將身ti的重心從左膝蓋挪到右膝蓋,再從右膝蓋挪到左膝蓋……

朱允炆拿著朱棣上書的檄文,怒不可遏的在大殿之上來回踱步,他低頭看了兩眼跪了一地的文武群臣,將手中的檄文撕了個粉碎。

“你們都起來吧!一個個就知道明哲保身,如今朝廷危難當頭,你們就誰也想不出滅敵的良策嗎?”

朱允炆這話幾乎是吼出來的,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之上發火,他如今找不到一個敢與他對視的臣子,他幾乎有些懷疑,朱棣檄文當中稱他這個朝廷是個‘偽朝廷’的話是真的。

這時候,齊泰終於說話了:“皇上,朱棣不是說我們朝廷奸臣當道麼?我們就詔告天下,朱棣要造反,是亂臣賊子,號召仁人義士共起勤王。隻有這樣,才能壓製住朱棣。”

“嗯,還有誰有話要說?”朱允炆聽完齊泰的話,連連點頭,臉色稍霽。

這時太常寺卿黃子澄直起了上身道:“皇上,還是速速派兵禦敵吧,不然等朱棣取了河北,局麵就更難控製了。”

“嗯,黃愛卿言之有理。”此時的朱允炆有些遲疑,那人畢竟是他的叔父,當真要在百姓麵前刀劍相向麼,這會不會太過有悖於他登基以來推崇的‘仁政’呢。

朱允炆命文武百官起身,自己也回到了龍椅上。他覺得即使抓住了朱棣,也不應殺他。

“皇上!臣有話要說!”這時在離大殿門口不遠處,一個陌生的臉孔站了出來。眾人愕然,循著那個聲音向身後望去,站在那種位置上的人,向來是沒有人敢在大殿之上言語的。

“你是誰?”朱允炆心下暗喜,國難時刻,正是人才輩出的時刻。

“臣是戶部主事,夏原吉。”隻見此人身高七尺,儀表不凡,一臉正色,不卑不亢。

“是何緣由,讓你越級上奏。這麼多內閣大臣都持重不言,你的膽子挺大啊。”朱允炆麵露喜色,他就是想要這種敢於直言的大臣。

“皇上!國難當頭,臣有些話不得不講。一切事情的誘因都是這‘削藩’二字,目前最首要的,應是廢止削藩這一國策!”夏元吉標新立異,直指‘削藩’弊端,這些話憋在他的肚子裏都快爛了,當真是不吐不快。

“真是一派胡言!臣奏請皇上,將此人即刻逐出內閣!”主張發兵的黃子澄立刻站了出來,怒不可遏。

“就算被逐出內閣,也容臣先把話說完。皇上隻需把朱棣困在北地,圍而不打,以靜製動。等到他的糧餉和財力消耗殆盡的時候,將不攻自破。”這些迂腐的大儒當真不懂用兵之道,又不願直麵自己的錯處,夏元吉說出了自己的計策,希望皇上能夠聽得進去。

“好了!都別吵了!”朱允炆一時拿不定注意,看了看一言不發的方孝孺,隻見方孝孺輕微的搖了搖頭。

這到底是發兵的意思,還是不發兵呢?

二十出頭的朱允炆臉上的稚嫩未脫,他不知道該聽誰的好了。

幾經商議,朱允炆最終還是決定發兵。

命吳傑、吳高、耿瓛、盛庸、潘忠、楊鬆、顧成、徐凱、李友、陳暉、平安分道並進,並在河北真定設立平燕布政使司,兵部尚書暴昭掌司事。

如今皇爺爺為他拔去了所有的荊棘,幾乎除去了所有的開國功臣。還有誰可以擔任主將呢?

年輕的皇帝又犯了難,思來想去,最後隻得任命長興侯耿炳文為征燕大將軍,與此同時,他還像全國頒布了詔書:“邦家不造,骨肉周親屢謀僭逆。去年,周庶人橚僭為不軌,辭連燕、齊、湘三王。朕以親親故,止正橚罪。今年齊王榑謀逆,又與棣、柏同謀,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廢為庶人。朕以棣於親最近,未忍窮治其事。今乃稱兵構亂,圖危宗社,獲罪天地祖宗,義不容赦。是用簡發大兵,往致厥罰。谘爾中外臣民軍士,各懷忠守義,與國同心,掃茲逆氛,永安至治。”

*

打仗最是勞民傷財。

蘇淺已經一周沒見到肉了,今天秦老爺子心善,偷偷往她手裏塞了一小塊豬肉,把她樂得眉開眼笑的。

蘇淺饞壞了,可是她舍不得吃,因為她想把肉留給馬和吃。

想到此處,蘇淺不禁慨歎,不過巴掌大小的一塊豬肉,如今都成了稀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