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流勇退
自打到了南京城之後,鄭和一直讓人在雲南一帶尋找,至今都沒有找到他的娘親和兄長。他想著讓師傅在婚禮上,作為他自家的長輩受禮,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今那個位子,恐怕也隻有師傅坐得。
想及此處,馬和心底裏對道衍的感激之情再度翻湧而出。
當初他是恨極了師傅的,那麼不近人情的對待他,完全不顧及他的感受,他依舊記得當年想要逃回燕王府的心情,可是他又被師傅教給他的那些事情迷住了,所以他就拚命的學習道衍的本事,他一心想著超越他,想著如果超越了他,就可以離開這和尚廟。
可是隨著與師傅朝夕相處,鄭和漸漸發現,師傅本就是這種涼薄的性子,師傅竟然對他傾囊相授,而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於是鄭和開始為師傅的博學所折服,開始對師傅似是箴言的看法有了共鳴,並且開始不滿足於師傅每日教他的東西。
直到那天,師傅對他說,他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了,說他可以出師了。
他居然對師傅失望透頂,他還以為師傅淵博的知識就像大海那麼深,是他這輩子都學不盡的,他居然難過得立刻紅了眼眶……
鄭和想到此處,自嘲的笑了笑,想著這些舊事的他,已然來到了道衍的房門前。
“師傅,我可以進來嗎?”馬和邊說邊敲了敲門,隻見師傅將門從裏麵打開。正對著房門的八角桌上,是當年搬到燕王府時他背上背著的簡單的行囊。
裏麵的東西不用猜,除了幾本經書,就是幾雙草鞋。
“師傅,你這是要去哪兒啊?”鄭和將手中端著的茶盤放在了桌上,幫著道衍將包裹係得緊些。
“回慶壽寺,剛才皇上已經許了我慶壽寺主持的身份。”道衍言罷坐了下來,並將包裹背在了身上。
“師傅,你是要急流勇退嗎?”鄭和深深的看了道衍一眼,他早該想到的,師傅連皇上的登基大典都不參加,何況他的婚禮儀式呢。
實在是他的親人都遠在南邊,了無音信,況且他早就將師傅當做另一個父親一樣敬愛,所以十分希望他能夠參加他的婚禮。
“然也。皇上此時再無用我之處,我也不喜宮中的聲色犬馬,索性去慶壽寺做回我的逍遙和尚也罷。”道衍去意已決,他眼見著鄭和倒了一杯茶,在他身前跪了下來。
“師傅,請喝了這杯茶。”鄭和仰望著道衍,將茶杯舉了起來,他的長須已然花白,他的眼角被風霜浸淫出了幾道溝壑。
“好徒兒。”道衍見鄭和紅了眼眶,心裏也有些不是滋味,要說這大千世界。能讓他掛心的,除了酒肉,也就單這小子一人了。
道衍喝了茶之後,就毅然起身向外走去,不帶一絲留戀。
鄭和望著師傅絕塵而去的背影,感觸良多。師傅選擇在此刻退出曆史的舞台,當真是急流勇退,可是他所做過的事,所說過的話的深重影響,卻時刻警示著後人。
鄭和反觀自己,雖然已經小有威望,卻遠遠不及師傅的萬分之一,他是否能像師傅一樣千古留名,他是否能夠超越師傅達到另一個頂峰呢?
鄭和此時將心思轉到了下西洋的事情上,或許他在某些方麵是永遠都無法超越師傅了,可是他直覺下西洋的壯舉可以讓他大展拳腳,有一番作為。
2.大婚
蘇淺和鄭和的禮服,本是徐妙雲自老家托人找來的繡娘趕製的,那繡娘的手藝天下絕倫,且花樣翻新不落俗套,這套新穎的合歡喜服不知道得來了多少人的稱讚。
可是蘇淺自穿上這喜服,就跟魔障了似的大睡了兩日,叫徐妙雲心生避忌,所以縱使她再喜愛巧奪天工的合歡喜服,仍是讓那繡娘趕製了正統的婚禮服飾。
所以大婚這日,鄭和穿著公服,乘著高頭駿馬,簪花披紅。蘇淺在其後的四人大轎當中,穿著大紅紵絲麒麟通袖袍,素光銀帶,蓋著文王百子錦袱。
他們身後跟著鼓手、喜娘等,一行二十八人,自蘇淺在宮中拜別了朱棣和徐妙雲之後,敲鑼打鼓的一直從宮中熱鬧到了鄭和的府邸。
百姓隻當皇上開恩,將三小姐蘇淺嫁給了當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監鄭和,雖然隻是義女,卻足以撫慰靖難的有功之臣。
聽聞當年的燕王府三小姐就是個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仙女般的人兒,縱是那作惡多端的胡誠狗官,也因著她的諄諄教導向了善。
聽聞三小姐還是當年守護北平城的有功之臣,你能想象一個美若天仙的弱女子上陣殺敵的模樣嗎?
聽聞,這三小姐蘇淺,什麼樣的男兒都不愛,獨獨被鄭和的才情所折服,竟是不在意他是個廢男,毅然決然的與他共沐愛河,且死心塌地、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