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婚
宣赫國王要迎娶側王妃,舉國歡慶。
國王為了與民同樂,特宣婚禮一應將按照民間習俗舉辦。這個消息一經傳出,整個蘇門答臘都沸騰了。
女方是蘇門答臘富商賽比·薩裴甲的女兒賽比·阿莉婭,全國的未婚女子都對這個得到了國王的家傳寶劍作為定情信物的女人羨慕不已。
婚禮的頭一天晚上,宣赫和阿莉婭按照當地的習俗,各在自己家中將手掌和指甲都用散沫花的葉汁染成紅se。
第二天一早舉行‘婚約’儀式,宣赫身著紅se禮服,頭戴紅se禮帽,禮服和禮帽之上裝飾著各種金飾,華麗無比。
此地多雨,幸而今日老天爺垂青,竟是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
宣赫身著厚重的禮服,著實辛苦,幸而家仆在身側舉著一把火傘,將正午的日頭遮了去。
這火傘遍體通紅,連傘柄和傘把都是紅se的。其上繡著龍鳳呈祥的圖案,龍頭和鳳頭相對之處,一團烈火栩栩如生,似是在燃燒跳躍一般。
宣赫在一眾親友的簇擁之下往女方家中走去,沿路百姓擁擠不堪,呼喚連連,個個都是真心實意的祝福這個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的英勇的國王。
遊行隊伍在天傍黑的時候才來到了賽比·薩裴甲的大宅門前,隻見大宅的宅門大敞,其內燈火通明,十分的壯觀。
這天晚上,新娘阿莉婭需要躲在閨房中,不得露麵,連新郎宣赫都見不到她的容貌。府上賓客雲集,鼓樂之聲伴著人們歡樂歌舞,通宵達旦。
如此這般鬧了數日,才到婚禮的高chao——“蒙加”儀式,新郎和新娘在舉行這個儀式時才正式見麵。
這一天,宣赫又組織了一次盛大的遊行,帶著各種豐厚的禮品,從新娘穿戴的金銀首飾、絲綢衣物直到稻米和水果,應有盡有。其中最珍貴的是一個插著一束布花的花瓶和所謂的“三州”,也就是三種不同質地的金絲編織品。
隊伍浩浩蕩蕩,穿街走巷來到新娘的家門口,新娘家早巳組織丁攀木器蹈隊在門前迎候新郎。
門框上掛起了金絲門簾,一位長者站在門前向宣赫的兜裏揣金色餡穀、錢幣和紙花。
這時,附近前來觀看的男女紛紛上前搶奪那散落的“吉祥”之物,認為得到它們就能保佑自己的女兒將來能夠挑一個好郎君。
宣赫想要進入大門,於是與女方的長者用一種叫“板頓”的四行體的詩歌(印尼一種極優美的民歌形式)對頌一番,直到他清楚表明了自己的來意,證明他已帶來了珍貴的禮物,長者才把門簾掀起,讓他進屋。
宣赫進屋之後由一位婦女引導,走過一段鋪著古老編織品的通道,表示他已被女方全家,包括已故的成員所接納。
接著,宣赫來到了房門口,開始“敲門”儀式。
宣赫仍然必須用“板頓”向阿莉婭傾訴自己的心意,得到阿莉婭同意的回答才能踏入閨房。
“進來吧。”當好聽的女聲從房門中傳出,宣赫會心一笑,推門而入。
2.我是阿莉婭
接下來要“坐舶”,宣赫和阿莉婭一前一後地坐在一塊木板上,阿莉婭坐“船頭”、宣赫在“船尾”掌舵,象征阿莉婭在家中的地位受到重視,宣赫是一家之主。
然後是“夫妻進餐”,司儀需要請出雙方的母親分別給宣赫和阿莉婭吃雞肉黃米飯,女方母親先喂宣赫,男方母親則是先喂阿莉婭。表示親家倆和睦相處,各方都不首先考慮本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