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舶司的差事
朱高煦第二天就進了宮,直接跪在徐妙雲的身前大哭起來,徐妙雲從來沒見高煦這樣哭過,心疼不已。
“好孩子,你這是怎麼了?”徐妙雲將朱高煦拉坐在桌邊,用手抹去了他臉上的淚痕。
“母後,我與大哥皆是你親生,為何父皇單偏心大哥,什麼都讓他操持,如今連太子之位都讓他坐,難道是孩兒無能嗎?”朱高煦心知他娘疼他,想要從父皇那裏討到好處,必須從他娘這裏入手。
徐妙雲一直覺得愧對高煦,如今見孩子這般難過,心裏也不是滋味起來,“好孩子,你的能力,大家與目共睹。自古沒有廢長立幼的先例,你父皇其實是更想將江山交托到你的手裏的。如今太子已定,希望你不要生出什麼事端,好好輔佐高熾,千萬不要走你父皇當年的老路啊。你應該清楚,你父皇最見不得你們這些兄弟骨肉相殘,如果你惹事,母後也是保不住你的。”徐妙雲先是講明朱棣的心中所想,然後出言告誡,生怕朱高煦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傻事來。
“母後別擔心,我也隻是心裏憋悶,找你說說就好了。”朱高煦見母後已然生了惻隱之心,心下大喜,父皇最聽母後的話,希望她能吹吹枕邊風,興許父皇往後可以多多重用他。
*
這陣子,解縉等人一直在不停的上書朱棣,申求停止船隊下西洋的相關事宜,曆數了下西洋的重重弊端,首當其衝的就數耗資巨大這一項。
朱棣被鬧得不勝其煩,終是將這一幹人等都招到了奉天殿,眼見他們一個個一臉堅決,當真是覺得頭疼。
幾經討價還價,朱棣終於同意暫緩下西洋事宜,一年之後再從長計議,眾人紛紛退去後,朱棣命人將鄭和傳到了奉天殿中。
“叩見皇上。”鄭和見朱棣滿麵愁容,心知定是與下西洋有關。
“起來吧,知道你懂禮數,在人前不敢越距,其實你理應叫我一聲爹的。”朱棣這兩日聽鄭和講了不少海上的見聞,十分的神往,幸而還有他懂自己的用心良苦。
“鄭和,我被他們逼得沒法,隻得將下西洋暫緩一年,這一年的時間,你可有信心敲開這些榆木疙瘩啊?”朱棣將厚望都寄托到了鄭和的身上,這孩子的聰明睿智,絕不輸與他師傅道衍。
“皇上,我心中有個想法,興許可以讓大家見到出海巡洋有利可圖。”鄭和起身後,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說來聽聽。”
“隨著船隊來我大明朝貢的這些番邦使者,對大明的瓷器和雲錦都十分的感興趣,不若在各地舉辦交易會,讓百姓用手裏的瓷器和雲錦來跟朝廷交換從海外帶回的這些大明沒有的東西。”鄭和說完觀看著朱棣的臉色,想來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如此便可拉永樂中興的這駕新車,作強國富民的大文章,推動新政廣播於天下,讓百姓來力挺航海之舉!鄭和,你這步棋走的高!”朱棣聞言大悅,重重的拍了下桌案,如若鄭和不是頂著‘太監’的身份,他真想提他做宰相了。
“皇上謬讚了。”鄭和言罷苦笑了起來,如此緊張的國事局麵,他都能想到對策,為何他單對蘇淺沒轍呢。
“你最近跟淺淺是不是有點兒不愉快啊?”朱棣仿若洞察了鄭和的心中所想,將此事直接指了出來。
“是臣做的不對,淺淺以為我不想要她生的孩子,一直跟我生氣呢。”鄭和心知此事一定是皇上授意的,雖不敢埋怨皇上,仍是大著膽如此說。
“我倒是有個主意能讓蘇淺心疼你,就是你得吃點兒皮肉之苦。”朱棣見鄭和意有所指,也知道他難免心生怨懣,於是想到了一個幫他的法子,也可借機捏斷他心中一些不應有的念頭。
“但憑皇上安排。”鄭和深知皇上此時出言要幫他,一定是還有其他目的,可是如今他也顧不了那麼多了,隻想讓蘇淺不再生他的氣。
*
這日朱棣剛剛到祥雲殿,就見妙雲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銅鏡歎氣。
“怎麼,妙雲是要學那西施皺眉頭嗎?”朱棣自桌上拿起了木梳,為徐妙雲梳理起如瀑的長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