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是年輕氣盛
洪武年間,諸位王子都有在京師求學的資格,少則三年,多則五年,每個人都十分珍惜這個可以學到知識和可以在皇帝麵前展示才能的機會。
這年朱高煦年滿十八,也被朱棣送到了南京,他懷中揣著父王給大哥的信件找到了大哥的住所,他想父王定是交代大哥對他嚴加看管,不讓他惹出禍事來。
朱高熾已然在京中求學兩年,他與諸位王子的關係還算融洽,在老師的心中也留下了敏而好學的印象,心想著有自己的看顧,他弟總不至於受了旁人的欺負。
誰知高煦上學沒幾天就跟人家打起來了。
原來朱高煦隻喜歡騎射這類的功課,卻十分討厭夫子抱著課本咬文嚼字,所以每到坐在桌前,跟著解夫子學治國學愛民的時候,朱高煦就偷偷睡覺。
起初他還知道舉著課本擋一擋,可是後來發現解夫子根本隻講學問,全然不管下麵這些學生幹什麼,於是便開始公然在解夫子的課上睡覺了。
這天上午朱高煦剛得了弓箭師傅的表揚,誇他有膂力,說他不日便能練就百步穿楊的本事,於是比平日多射了十幾箭,當真是覺得精疲力盡。
所以到下午解開搖著頭講學問的時候,他立刻撐不住沉重的眼皮,開始打起瞌睡來。
可是脖頸間似有似無的奇癢的感覺,總是攪得他睡不安生,他在被騷擾了無數次之後,終是拍案而起,回身給了身後那小子一拳。
這個用草葉子撓朱高煦脖子的人不是旁人,正是解開的兒子解縉,因著他爹的特殊地位,所以他有幸可以跟眾王子一起受教。
解縉早就看不慣朱高煦那副醉生夢死的樣子了,多少庶子旁出削尖了腦袋想擠進這課堂,偏他全然不當一回事,每次一到他爹的課上就睡得跟死豬一樣,有時候還打呼嚕。
這根本就是在公然挑戰他爹的威信,他爹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可忍不了。
於是當他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攪了朱高煦清夢的時候,朱高煦竟是用拳頭招呼他!他也不是吃素的,急忙飛起一腳踢到了他的小腿上。
可惜解縉完全不是朱高煦的對手,沒過兩招就被他按在身下,再沒還擊的餘地,隻有挨打的份兒了。
解開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兩個熊孩子拉開的,他將兩人一並罰了,之後沒再多言,隻是責備的看了一眼解縉。
他往日教他要學會忍耐的,看來這孩子根本就沒聽進去。
至此朱高煦再沒去上過解開的課,他之前去他課上睡,是給他麵子,如今連這麵子他都不願給了。
所以在南京的這些日子,除卻騎射這類的課朱高煦必到之外,其餘的課程他全部逃掉了。
南京比北平繁榮太多,朱高煦終是被這個透漏著淡淡的奢靡之風的城市沾染了顏色。他有時去賭坊賭兩把,有時去花街柳巷買醉,心說三年很快就玩過去了,到時他就可以跟非得修滿五年學業的哥哥一起回北平了。
2.紅鸞宴
兩年很快就過去了,宮中要在年末舉辦紅鸞宴。朱高煦聽到這個曖mei的名字之後,就心生反感,誰知大哥說祖製有規定,所有的王子都必須參加。
原來為了安撫朝中重臣,這個紅鸞宴每隔兩年就要舉辦一次,如若哪位宰相或者將軍的女兒相中了哪位王子,就可以向皇上請旨賜婚,皇上一般都是會應允的。
“我又不是肥羊,還要讓一幫女人挑選,當真是惡心透頂!”朱高煦聽完朱高熾的解說之後,氣得直拍桌子,他覺得自己可能跟京師這個地方八字不合。
“聽聞皇上有時也會參加,我想,這才是諸位王子摩拳擦掌的原因吧。我隻需要將我去年譜的百孝歌填上詞就好,你也想辦法出個節目,這次你絕對躲不過,所以也別抱有什麼僥幸心理,一旦被皇上知道你不守規矩,沒有展示才藝,恐怕連父王都得吃不了兜著走。”朱高熾就怕高煦急脾氣上來,再撂挑子不幹了,這可不是兒戲,弄不好會給燕王府招來災禍,他們再不是當年不懂事的黃口小兒,絕不能在父王爭奪太子之位的這個檔口,給父王增加阻礙。
“你的深意我豈會不知,你放心吧,我不會在這個時候給父王添堵的。”朱高煦堅信他爹一定能夠坐上皇爺爺的那個位子,所以事情的輕重緩急他還是會去斟酌的。他心知自己玩不來那些個附庸風雅的東西,也沒什麼可以稱之為才藝的本事,所以決定在紅鸞宴表演射箭,他心說這總歸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應該不會給他父王的臉上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