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錦妃有喜
奉天殿上,氣氛十分的凝重,原來是邊關傳來了六百裏告急,西域的帖木兒親率八十萬大軍,向大明邊境進犯。
“請父皇下旨,兒臣願率兵西征!”這是難得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朱高煦暗暗壓下心頭的竊喜,急忙出列啟奏。
朱棣聞言並沒有出聲,隻是捋了捋胸前的胡須。
“皇上三思啊!打仗最是勞民傷財,刀兵絕對不可擅動。”夏元吉也立刻站了出來,他豈會不知朱高煦功利熏心,可是如今市舶司的貿易會剛剛收斂些財物,國庫還是不夠豐盈的,每一筆錢都應該花在刀刃兒上。
“我聽聞這次地方上交的一批官窯出現了質量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兒啊?”朱棣直接轉移話題,看了鄭和一眼。
“啟稟皇上,下官昨日已經徹查過了,這次景德鎮送來的一批瓷器,從表麵看當真是瞧不出端倪,還是清點貨物的人不小心摔碎了一個青花瓷的寶瓶,才在瓶底發現這瓷器並非出自官窯,而是民窯所出。我已然於昨日下午與即將交貨的兩個國家的使者致歉,說是因為國內出了一些問題,不能及時交貨,願意退回一半的貨款。”鄭和正為瓷器的事情心焦,就被皇上點了出來。
“朕特命你為欽差大臣,你即刻去景德鎮走一趟,這剛剛打開商機,決不能在貨品質量上出問題。”朱棣老神在在的看了朱高煦和夏元吉兩眼,便退了朝,他料定那帖木兒不會真的來犯,不過是想借此給一些鄰國看看樣子,展示一下西域的兵力罷了。
*
下了早朝之後,朱棣就命王忠把朱高熾叫到了書房,他望著朱高熾並沒有說話,而是慢慢的喝光了茶杯中的茶之後,才站起了身。
朱高熾被傳喚到書房之後,一直屏息站著,誰知父皇把他叫了來,卻不說話。
“高熾,我知道你一直十分的反對下西洋。如今當此危難之時,朕的航海壯舉,將再顯威力。你可是曉得其中的深意啊?”朱棣說到此處不再多言,而是意味深長的望著朱高熾,這孩子雖然鑽牛角尖,卻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兒臣愚鈍,未曾想到此層深意。”朱高熾這才清楚,父皇讓鄭和船隊西進,就是為了直插敵方的身後,讓帖木兒瞻前顧後,不敢貿然進犯。可是他嘴上仍是不願說下西洋的好處,畢竟下西洋帶來了很多問題,而且太過浪費錢財。
朱棣聞言略皺起了眉頭,不想這孩子在這件事情上竟如此堅持,如若以後他登了極樂那天,這孩子勢必不會將他的下西洋大業進行下去,那麼永樂新政是否會被全盤閉鎖,他窮盡半生的努力是否會付之一炬呢……
“下去吧。”朱棣隻覺心中生厭,竟是不想再看高熾一眼,這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生的,怎麼就不能順他的心意呢。
“啟稟皇上,錦妃娘娘的貼身侍女秀蓮來報,太醫診出錦妃懷了龍種。”恰巧此時王忠前來報喜,朱棣的臉色才有所好轉,他連朝服都沒有換,就急忙趕去了錦繡宮。
*
“躺下吧,臉色怎麼這麼不好呢。”朱棣進得內室,便見徐妙錦隻著中衣斜倚在床柱上,見她要起身行禮,急忙幾步來至床前,製止住了她的身形。
“臣妾今早覺得頭暈,吃了早膳沒一會兒就厥過去了,秀蓮找了白太醫來,才診出臣妾有喜了。”徐妙錦說完竟似一個懷春的少女般羞赧的垂下了頭,她本來蒼白的臉頰上,頃刻被染上了絲絲紅暈,真真是我見猶憐,直叫朱棣心疼到心窩子裏去了。
“我的好錦兒,你不會知道這個孩子對我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朱棣的女人眾多,為他誕下子女的更是比比皆是,他為了突顯這個孩子在眾多子女當中的重要性才如此說,卻不想這話被前來道喜的徐妙雲原原本本的聽了去。
徐妙雲因著身體不適,如今很少與這個妹妹來往,說白了,她不過是嫉妒罷了,卻是始終不願承認。這日聽下人稟報,說妙錦有喜了,她這個親姐姐如若不去慰問一番,就當真是說不過去了。
徐妙雲心說如今妙錦有了孩子,想必她得更受寵了吧,她竟是開始胡思亂想,生怕她與朱棣一起走過的靖難之役已經在朱棣的心中淡去,生怕朱棣有了想扶正妙錦的想法。
看來以後她必須謹小慎微,不讓人揪了錯處去,徐妙雲如此想著,不覺間已然走進了妙錦居室的外間,不想竟聽到皇上說妙錦的孩子對他來說意義重大,隻覺猶如被當頭打了一悶棍般,頭痛難當。
2.我要看十一練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