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因果保護傘(1 / 2)

是年初冬的一個中午,也就是李華近剛“處死”李華光夫妻後的不久,李立,李誌和李臻三人從城裏回到三家村,同行的還有一支軍隊。

“老爸,爺爺,看誰來看你們了?”李立幾個一進大院就喊道。

李宗仁隨後邁步進來,見到李華近就連連拱手。太老爺也聞聲到了外麵,拉著李宗仁的手問寒問暖起來。

李宗仁說:“這次德鄰是前來告別的,現在粵軍和桂軍關係惡化,很快我就要趕回肇慶駐防,那裏是重要的戰略據點,國家混亂軍閥紛爭,這一別將不知道何日再見了。”

一行人進入內屋坐下後,李宗仁四顧周圍說:“怎麼沒見光哥呢?”太老爺臉一沉說:“這不孝子在外麵不顧廉恥胡作非為犯了村規,阿近也很不像話,竟然背著我就處決了他,真是...家門不幸呀!”李宗仁驚愕的問李華近:“處決?他是你兄弟呀,到底犯了什麼事情非得要死呢?”太老爺這才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李宗仁歎氣道:“這就是老師您的不對了,當今新學普及,男女自由通婚已經是主流,我倒覺得光哥他肯為愛情犧牲,其勇氣值得欽佩。”

李立兄妹幾個在一旁聽了更是愕然,麵麵相窺說:“怎麼離家才短短數月,家裏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呢?”太老爺說:“要知道,當年我也是從外地來到這裏教書,嚴格說,我們並非這裏正式的李家,隻是因為和這裏的鄉長拜上了把子,就對外宣稱是一家人了。接管這裏的時候,阿近也答應過要保持這裏原有的一切規矩製度...”

李宗仁說:“既然在村民眼裏你們就是權威,那麼你們更應該有義務革新過時的製度,這樣才能真正壯大三家村。”李華近也不是閉塞之人,他其實隻是在看太老爺的意思。

太老爺說:“德鄰你的見識廣,我老了,迂腐了,要麼這樣吧,你現在身為縣知事,由你來主持個會議,當眾廢除這規例如何?這樣的話,村民也不會認為是我們李家的人出爾反爾了。”

話才說完,李臻就第一個拍起手來說:“好呀好呀!”李誌在一旁說:“你高興個啥?這鄰村的人你也認識不了幾個男的。”其實他也是一臉喜色。李臻反駁道:“沒了這規矩,有人要猴急上樹了...”

當天傍晚,甜水村的打穀場上就召開起全民會議,主席台兩邊的士兵肅穆站立,讓人望而生畏。

李宗仁在台上對眾村民說:“本人是代理縣知事李宗仁,剛剛得知你們三家村有一些封建老套的村規,比如,之前剛發生的浸豬籠事件,我認為,非常不妥,現在我當眾宣布,這村規自此作廢,村民可以自由通婚!”李華近補充說:“我這鄉長也是國民政府委派的,知事大人都說話了,李某自當接受,隻是可惜知事大人這話說得稍晚了些...”說著,李華近故作起悲傷狀,哽咽了一下後繼續說:“阿光的事件,此後在三家村裏下不為例了!”村民們聽後,無不拍起了手掌。

李宗仁低聲對李華近說:“你看,他們還是很盼望能解除這些舊東西的。”李華近也低聲對李宗仁說:“其實阿光夫妻並沒有死,我做了手腳送走了他們。”“那麼,老師他知道麼?”李華近繼續低聲說:“我會讓他知道的,開始我就怕他怪我帶頭破壞村規,沒敢告訴他。”李宗仁笑了,接著高聲對村民說:“聽說李鄉長要捐資給鄉裏修一座大橋,現在本縣宣布,由縣財政出資,修建一條經過那大橋的公路!”

這次,打穀場上麵更是掌聲雷動了。人群中的陳良心想:“不管李華近為人如何,他到底是為村民做了些好事情,看來我沒帶領陳屋村與他為敵是對的。”陳屋村就位於甜水河的南邊,大橋的修建,陳屋村其實是最大的受益者。

會議結束後,李宗仁準備帶隊回城。

送別的時候,太老爺塞了封信給李宗仁說:“以後再見的機會更渺茫了,德鄰,我托付你的事情就在信裏,好好幹你的大事去吧。”望著李宗仁的隊伍越走越遠,太老爺這才對李華近說:“我老了,看來我的日子也沒剩多少天啦,近兒,有件事情我得告訴你,日後有任何困難就聯係德鄰,他將會是人中之龍,和你也有些血脈關係,這點你要記在心裏,切莫與人透露。”

李華近一臉不解。太老爺繼續說:“我和他父親的關係就象你和阿光這麼糟糕,當年我和弟弟同時喜歡上了一個女人,就是德鄰他母親,為了顧全兄弟感情,我借故詐死離開了家鄉,許多年後再改名易貌回去,就是想看看他們過得怎樣,不想還是被德鄰的母親認了出來,留我當了德鄰的先生...這世界還是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