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地宮(1 / 2)

民國統治的結束僅僅是讓三家村裏多了許多革命標語,並沒有什麼分田地等鬧哄哄的運動。“改朝換代”本來隻是政治上的概念,三家村村民隻在乎自己有沒有飯吃有沒有衣服穿,當一切都沒有大的改變,他們也就心安理得當上了“新中國”的子民,至於誰當政誰管治國家,根本就沒多少人會去關心。

見天下形勢已定,李立等人覺得該是結束父親所說“使命”的時候了,於是他們找到了時任縣公安局長的老吳,將他們這些年的許多事情一五一十交代了一遍。

老吳幾乎圓瞪著眼睛聽完了他們的故事,最後一拍大腿說:“真是天助共和國!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整個中國都已是千瘡百孔,現在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你們這消息真是天大的喜訊,天大喜訊呀!”老吳興奮地滿屋子轉了幾個圈,忽然又沉默了一陣子,然後對李立等人說:“我知道你們此舉對國家是貢獻巨大,是國家的功臣,不過這消息不宜對外張揚,恐怕現實上你們也無法得到什麼名利地位等東西,隻怕國家會辜負你們的一腔熱誠...”李立說:“這麼多年下來我們也不為圖個什麼,我父親臨終前說得對,這也許是我們活這一輩子的使命而已,完成使命,這輩子就沒白活了。”老吳沉吟說:“隻是,有些事情對你們也許會很不公平,我說的正是這個意思...現在,你們所有人的政治麵目都屬於中農,以當前的形勢來看,富農中農都是不光榮的,隻有貧農最光榮,貧農意味著什麼你們知道嗎?就是個人財產上的一無所有。以你們李家大院的情況看,在政治上對你們是很不利的呀...能否聽我一個建議?”

李立答道:“但說無妨,這事情過後,我們從前的一切也許需要告一段落了。”

老吳說:“國家初建,許多激進的錯誤措施有時是很難免的,全國範圍的整風運動很快就刮到這裏來,辦完這事情後,我建議你們全家移居到外地的好,比如香港,否則的話,要你們和其他村民一起過同樣的貧農生活,這太不公平了,老實說,我父親曾是資本家,要讓不同生活軌跡的人都混到一起是很痛苦的,這一點我有過體會...”

李誌點頭說:“也是的,殺殺鬼子讀讀書都沒問題,如果非要讓我們這夥人去種田,那算什麼回事呀...”

老吳說:“當前的政策走向恐怕就會如此,全國一大鍋雲吞都煮到一起就隻能是一個味兒,你們無法適應的,這事情我來安排吧。”

李家大院裏,林萱翻開屋裏的一塊地磚拿出了龍匙--那塊帶有宋代玉璽印章的黃銅拓片,對眼前的五人說:“這些年來我們六人一起出生入死,現在終於有機會完成一切了!”阿福也摩拳擦掌說:“老福頭早就盼著這一天,想像一下那寶藏的景象就流口水呀,這次你們誰也別攔我撈上點私貨,誰攔我就跟誰拚命!”李立笑著對他說:“到了那裏還有誰願意跟你拚命?留著性命享用財寶不更實際嘛!”

自打回到家鄉霞路村,趙子祥就一直呆在趙公祠裏,李立一行人趕到霞路村找上他後,一起就動身前往地宮。事實上除趙子祥外,他們六人也無以找到地宮的入口,除已故的林老道外,這隻有地宮的建造人趙子祥自己清楚。

雖然經過了二三十多年,奇石碼頭附近的景象卻沒什麼變化,茶寮一直都在,更換的也許隻是裏麵的店主。繞進茶寮後的樹林,拐了幾個彎,當年李立和阿福見過的巨石和屋子就在眼前,不過屋子早已破敗,顯然已無法再住人了。

李立不解地問趙子祥:“當年這裏發生血戰的時候,怎麼我們就沒見到這巨石呢?難道這巨石是林道長後來弄的?”趙子祥說:“非也非也,其實這裏的設計一點都沒變過,變化的隻是地形,當年這巨石還在泥土下麵,你們當然見不到了,隻是數百年間這銀洲湖多次水漲,每次都帶走一部分泥土,巨石才逐漸露出了地麵。”李立這才想起,當年的這裏是一片平坦廣闊的海灘,而現在這樹林一帶是明顯低窪下去的地形。李誌感歎說:“將入口設計在海灘上,潮起潮落的,誰都想不到其中玄機呀!”趙子祥指著遠處的奇石說:“我知道那時候你曾經藏身石洞裏,其實那石洞是地宮的一處通風口,所以我能聽到你們的一些談話,隻是當時忙於法事,無暇理會你們了。”

在巨石跟前,趙子祥指著露出地麵的淩亂碎石塊說:“你們能看出這些石塊有特別嗎?當年,這地方位於海灘下的一通道裏,現在即使露出了地麵,不知道的人依然無法打開地宮的入口,你們看著,”趙子祥一邊說一邊踱著步子踩在石塊上走了十來步。就在眾人的疑惑間,那巨石忽然轉動了一下,露出了下麵的入口。李立恍然大悟說:“林道長在這裏跟我們說話的時候也是這麼隨意踱著步子,我們還以為他隻是不習慣傻傻站著...”趙子祥遞了張紙給林萱說:“收好了,步法和沿途的機關位置就在上麵,雖然屬於九宮步秘技之一,但就算不懂九宮步的人,參詳著上麵的步法一樣能打開地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