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期好還是存定期好
手中有了多餘的錢,可一時還沒有想好如何消費,那麼不妨先到銀行把錢存起來,等以後用時再取出來。
存款是銀行的第一大業務。銀行存款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銀行存款有活期和定期之分,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到底是選擇活期好還是定期好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所謂活期存款是一種無固定存期,隨時可取、隨時可存,也沒有存取金額限製的一種存款。而定期存款是指儲戶在存款時約定存期,開戶時一次存入或在存期內按期分次存入本金,到期時整筆支取本息或分期、分次支取本金或利息的儲蓄方式。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存本取息三種方式。
存款時是選擇活期還是定期,具體要看你的資金對流動性要求如何。如果你的錢長期不用,可以存定期,而且最好分存為幾張等額存單,這樣就算有急用,也可以解存部分定期,不至於損失全部利息,而且存期越長,利率越高,肯定要比活期好。反之,如果你的錢很可能隨時會用到,那還是活期比較好。
如果定期存款全部提前支取,你的存款隻能按照活期的利率計算,與同檔次定期存款利率相比,你將損失不少利息收入。因此最好在存款時做好計劃,合理分配活期與定期存款,大額定期存款可適當化整為零,這樣既不影響使用,也不減少利息收入。
教育儲蓄如何辦理
如果你家有在校小學四年級或四年級以上的學生,你就可以到銀行辦理教育儲蓄了。
那麼,什麼是教育儲蓄呢?它與一般存款有什麼區別嗎?
教育儲蓄是國家為鼓勵公民投資教育而在1999年9月1日開辦的一個新的儲蓄品種,凡在校就讀的小學四年級及其以上的學生,為應付將來上高中、大學等非義務教育的開支需要,都可以在其家長的幫助下參加教育儲蓄。
辦理教育儲蓄時我們需要把握以下內容:
1.儲蓄對象
教育儲蓄的儲蓄對象為在校小學四年級(含四年級)以上學生。
2.開辦程序
(1)須憑儲戶本人戶口簿或居民身份證到儲蓄機構以儲戶本人的姓名開立存款賬戶。
(2)開戶時儲戶和金融機構約定每月固定存入金額,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須在次月補齊。教育儲蓄的起存金額為50元,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
(3)到期支取時憑存折和學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證明一次支取本息。
3.優惠條件
(1)免收利息所得稅。
(2)利率優惠。一、三年期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六年期按開戶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利率計息。
教育儲蓄逾期支取或提前支取怎麼辦
如果你的教育儲蓄逾期了,則逾期部分按活期利率計息,並不享受教育儲蓄優惠條件。如果你的教育儲蓄還沒到期而需要提前支取,若能提供學校開具的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則按實際存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利率計付利息,同時享受教育儲蓄優惠條件。對不能提供證明的按實際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家庭儲蓄的N個注意事項
家庭儲蓄不同於個人儲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考慮。一般來說,家庭儲蓄有以下注意事項。
1.在選擇存款種類、期限時不能根據自己的意誌確定,應根據整個家庭的消費水平,以及用款情況確定。
2.在解決共同賬戶或獨立賬戶的問題上,隻要意見統一,選擇哪一種賬戶都可以,夫妻也可以兩人合開第三個賬戶,用來支付家庭開銷。
3.賬戶的密碼最好不用自己或配偶的生日。因為生日通過身份證、戶口簿、履曆表等就可以被他人知曉,這樣就不具有很高的保密性。
4.大額現金分開存。很多家庭喜歡把到期日很接近的幾張定期儲蓄存單等一起到期後,拿到銀行進行轉存,讓自己擁有一張“大”存單。或是拿著大筆的現金,到銀行存款時隻開一張存單,這樣做便於保管,但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卻損失了利息。
了解了家庭儲蓄的注意事項,你想知道儲蓄利息如何計算嗎?
一般來說,銀行計算利息有以下規定:
1.計息起點規定
計算各種儲蓄存款利息時,各類儲蓄均以“元”為計息單位,元以下不計利息。
2.計算儲蓄存期的規定
(1)算頭不算尾。存款的存期是從存入日期起至支取日前一天止。存入的當天不計算。通常稱為“算頭不算尾”。
(2)月按30天,年按360天計算。
(3)按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儲蓄存款是按對年對月對日來計算的,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為一對年。存入日至下月同日為一對月。
(4)過期期間按活期利率計算。各種定期存款,在原定存款期間內,如遇利率調整,不論調高調低,均按存單開戶日所定利率計付利息,過期部分按照存款支取日銀行掛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來計算計息。
3.定期存款在存期內遇到利率調整,按存單開戶日掛牌公告的相應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