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基民操作常見問題及技巧(1 / 3)

什麼時候買入封閉式基金更合適

大家都知道封閉式基金雖然在基金市場上占據江山不多,卻有著不容小覷的潛力。一般投資者也都知道,暴跌是賺大錢的最好機會,股價大跌而被嚴重低估,才是一個真正的投基者的最佳投資機會。股市大跌時人們紛紛低價拋出,就算我們的投資組合市值可能會損失30%,也沒什麼大礙。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考慮買進呢?

1.利用股市震蕩

我們不要把這種股市大跌看做一場災難,而要把股市大跌看做是一個趁機低價買入股票的機會。巨大的財富往往就是在這種股市大跌中才有機會賺到的。股市暴跌也給封閉式基金進場提供了好機會。因為這時往往封閉式基金淨值較低,所以也能大大降低風險。雖然封閉式基金宜長期持有,入市時機並不像股票那麼重要,但如果你能在低價時入市,就會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2.持續投資

目前基金代銷渠道都提供了定期定額買基金的辦法,但是麵對基金回調的機會,而一次性投入較多的資金購買,也是不錯的選擇,就不像傳統的那樣定額扣款。證券市場風雲變化,在看好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時,局限於每月扣款一次也很不明智。應當根據證券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調整。

3.手續費別忽略

在買賣基金的時候,投資者要承擔申購、贖回等手續費,因此頻繁買賣,必然使手續費增加,收益縮水。在選擇到合適的基金後,如果能在買賣時節省費用,也就能使你的收益變相增加。

在這裏,要提醒投資者的是,你在低價買的必須是好的基金。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的低價基金,你就要慎重考慮:一是剛大比例分紅,二是新基金,還有一種是操作水平不高的基金。如果沒有仔細分析認定它是好基金,很可能買到業績一般的基金。

購買開放式基金要巧打時間差

開放式基金在基金市場裏占據了絕大部分,堪稱重中之重。投資者購買開放式基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省去較多的資產配置時間。通過專家理財,來實現既得利益。但人們在實際購買基金時,常常具有時間管理的意識,而缺乏時間管理的方法。主要表現在對基金產品的購買時點、資金組合等缺乏應有的時間觀念,不能巧打“時間差”,從而錯過了很多獲取收益的機會。下麵讓我們看一下時間差有哪些,該如何打。

1.認購期和申購期的“時間差”

開放式基金認購期一般為一個月,建倉期卻需要三個月。從購買到贖回,投資者需要麵臨一個投資的時間跨度,這為投資者選擇申購、贖回時間點進行套利,創造了“時間差”。因此,對於偏好風險的投資者來說,隻要掌握了股票型基金的建倉特點,就能獲取較高的基金建倉期收益。

2.場內與場外轉換的“時間差”

在基金的投資中,有些基金可以在場內交易,也可以在場外交易。比如有一種LOF、ETF指數基金既可以進行場內的正常交易買賣,還可以進行場外的申購、贖回,並存在多種套利機會。怎樣研究分析和把握套利時點,對投資者購買此項基金是十分重要的。

3.前端和後端收費的“時間差”

為了鼓勵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時間更長,同時提高基金持有人的忠誠度,各家管理公司在基金的後端收費上設置了一定的靈活費率,即隨著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時間越長而呈現後端收費的遞減趨勢。對於資金量小,無法享受認購期大額資金費率優惠的,不妨選擇交納後端收費的方式,進行一次長期價值投資。

投資者隻要善於把握不同基金產品的特點,捕捉基金產品投資中的機會,就能因巧打“時間差”帶來獲利機會。

基金波段操作可行嗎

股市曾流行這麼一句話:“2007年,股市牛了,基金火了,基民越來越像股民了。”這話不很中聽,卻很形象地描述了當前不少基民最愛幹的事——對基金進行波段操作。

波段操作法起始於股票投資,是指投資股票的人在高位時賣出股票,在低位時買入股票的投資方法,後來被基民用於投基實踐。對波段操作法的研究和實踐中,最有造詣者當屬清華大學教授周佛郎,他通過十年的研究和三年的成功實踐,創立了第一套指導股民自我保護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波動博弈理論。該理論在其專著《經典股市理論和零風險實戰策略》、《零風險炒股實戰策略》、《波動博弈理論長線投資策略》、《波動博弈理論高級教程》中均有記載。

基金到底能不能炒?換句話說,基金的波段操作有無利益可圖?基民們意見不一,連理財專家們也是各持己見。主要分為下麵兩派:

1.“長期持有,不宜頻動”派

很多基金經理認為,假如投資者在眾多基金間挑來挑去,頻繁地買入賣出,一旦踏空就會錯失基金業績大幅上漲的機會,也白白浪費不少手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