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南北X本外X清洋(2 / 2)

丁得喜苦道:“這天是怎麼回事?才要到夏至就把人烤成肉串,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饒春生說道:“是啊,這不知道是誰幹了傷天害理的事興許,遭老天爺報應了!可這也太不公平了,也不能順便把我們大家夥都捎上吧!你們說對不對?”大夥聞言紛紛附和。

蔡諧成搖頭道:“這天氣時節,本是天道繁星自然運行所產生,自有其規則其道理可循,既不是你我凡夫俗子能窺測一二,也不可能和因果報應懲惡揚善有所關聯。人的活動,能影響天道,反過來,天道的運行,也能影響到人的生活環境。”說完把手中折扇瀟灑一收,說道:“莫測呀!莫測呀!”大夥聞言紛紛麵色凝重。

曾明順奇道:“你們說奇怪不奇怪!聽說湖南和江西近日雨降不斷,氣溫涼爽下來了。我就弄不明白了,不就隔了條蟠河,這雨怎麼就下不到湖北來呢?”大夥聞言紛紛作思考狀。

遊山川問道:“因為近年來羊樓峒這裏的茶行把山腳的原生樹林砍掉,種起了茶園,而茶葉包裝運輸又需要大量的楓木柳木板箱,導致樹木年年減少,涵水不足;加之生產磚茶又要需要大量的泉水,數萬人口又湧至本地生活,泉水、井水等用水消耗又厲害。會不會是這些問題綜合起來,導致了蒲圻地界水缺乏引起雨水不至?”大夥聞言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賀雨濃擺手道:“樹木和水源每天消耗不少倒是沒錯,可你見過觀音泉等多處溪水和新溪河水斷流嗎?今年的溪水是比往年水淺些沒錯,那可能是因為今年熱得太早太烈,水汽蒸發太多所致,和水少樹少沒直接關係。還有,你說‘數萬人口又湧至本地’,這句話可有地域保護、歧視外地人之嫌。羊樓峒一地,倘若沒有晉商帶來大量俄國及蒙古等邊地磚茶、紅茶訂單,引進武夷優良茶種,更新紅茶、磚茶之先進生產技術,恐怕還隻是個偏隅湖北一角籍籍無名的小鎮,哪裏能夠憑這滿山的茶樹換回大錠的金銀,成就包括我們蒲圻在內山西、湖北之地眾多的豪商大賈,既上納朝廷、衙門稅捐無算,又澤被三鄉四鄰百姓生計?倘若沒有周邊省份工友在茶季旺銷之時,頂著炎炎烈日努力采茶,流血流汗拚命生產、押運,怎麼可能滿足俄國、蒙古等邊地及五湖四海茶商的需求?我們蒲圻人素來知書達禮有恩必報,怎能說出這些過河拆橋不識大體的話,是吧?”這句話一說,諸位外縣人心中本來生出的隔閡感頓時消卻不少,暗裏讚歎小賀明事理識大局。

這話雖然說得很重,但句句在理,一語驚醒夢中人。遊山川羞赧不已,向大家一拱手說道:“對,對,對!是我不好,是我不好!大嘴巴子欠抽!得罪各位,還望見諒!”大夥都擺手,示意沒關係,遊山川方才作罷。

蔡諧成一展折扇,說道:“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妨,無妨。其實山川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這資源總歸不是無窮無盡的,用之一分,少之一分。假若有朝一日,這茶葉能夠完全用機器炒、揉、蒸、壓、烘、包,再用火車運輸的話,必定能減少許多人工生產、運輸,降低人員、水源、氣力、駝馬消耗,既能降低茶葉成本,又減低當地環境影響,該有多好啊!”

朱勝文笑道:“這話說得真好,讓人憧憬無限。”眾人皆然。

蔡諧成又一收折扇,一邊敲打手掌,一邊說道:“我相信終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學到洋人的技術和方法,一舉解決這些問題。可說實話,萬事開頭難,難,難,難。前朝自成祖時派鄭和率領寶船水師七下西洋以來,海禁鎖國數百年,一切科學發展都成‘奇技淫巧’,以至於科學技術早已全麵落伍。當我們隻能造中型木帆船,頂多近洋貿易之時,洋人卻能造大型蒸氣機鐵甲艦船,環遊世界亦不在話下;當我們隻能仿造生鐵或銅管前裝中小型滑膛長、短炸炮(加農炮、臼炮),洋人卻能造鋼製阿姆斯特朗、克虜伯後裝線膛巨炮;當我們隻能造馬車馭馬飛馳諸縣,一日百裏,洋人卻能製造蒸氣火車橫跨數國,日行千裏;當我們還在使用老式小型木製紡織機的時候,洋人已經用上大型蒸氣紡紗機、織布機;當我們還在刻梓或刻石凸版直印技術印刷書籍的時候,洋人已經用上水油原理間接轉印高效率的平版印刷技術之印刷機械。試想,這如同鴻溝一樣的差距,叫我們如何以及何時才能趕上呢?”

曾明順接話道:“這是一方麵,器質之上的差距。我認為,還有人之差距。當我們還隻有較少數殷實人家小孩能夠接受之乎者也的‘啟蒙’教導,為著諸多沒完沒了的考試,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而大多數人還冥頑無知不學無術的時候,人家大多數洋人卻在上著教會小學、中學、大學,接受著現代科學成果教育,倡導著藝術、音樂、哲學等文化複興,進行著各種科學、軍事、天文、地理、曆史、美術、人文、哲學等各學科的研究、冒險、探索和發現,發明創造各種新型工業機械,推動曆史和社會快速變革。所以我的看法是:這人的差距,方才是造成器質差距之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