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納征之禮(四)(1 / 2)

薑榆罔下令,讓欽天監選了一個良辰吉日。

是日清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公孫少欽命人抬著那裝有聘禮的箱籠,大張旗鼓,聲勢赫赫地,從館舍出發,一路腳程,抬往神農宮殿。

聘禮的隊伍綿延之長,一時竟堵塞了薑水城內的交通要道,擁擠不堪,車馬行人紛紛靠邊讓路,等待良久,這聘禮隊伍才離開市集要道。

紅豔豔的箱籠上,還掛著彩帶絲絛編織成的花兒,從山頂望去,猶如一條紅色的巨龍,盤踞匍匐著前進。

光是抬聘禮,便足足抬了兩個時辰。

一是箱籠巨多,數不勝數,二是神農氏的宮殿,建造在神農山的山頂,而公孫少欽居住的館舍,則坐落於神農山腳下的薑水城內,士兵們抬著箱籠走過漫漫山路,過於費力。

正午時分,薑榆罔在宮廷內設宴,宴請公孫少欽、媒人及全幅之人。

薑柚盛裝打扮,穿著粉色的華服,滿頭琉璃燦爛的首飾,婀娜多姿地出席了宴會。

本來呢,按照習俗,薑柚可以不用出席,隻需女方的女主人出席,接待媒婆和全福之人便可。

但是,薑柚與薑榆罔的母後,在父王逝世之後,不久,也跟著駕鶴西去了。

正房的直係親屬中,女性長輩悉數不在了。

雖側房還有許多長輩,但是以薑柚的高貴血統,側房的妻妾是上不得台麵來為薑柚主持納征之禮宴會的。

故而,薑柚隻能親力親為了。

長兄如父,薑榆罔一派威嚴地坐在上首,麵無表情地聽著公孫少欽誦讀禮單。

其實呢,誦讀禮單這種事,讓下人代勞便可。

也不知公孫少欽是出於對神農氏的尊重?亦或是考慮到其他什麼因素,總而言之,他決定親自誦讀禮單。

“長命縷,鴛鴦,九子墨、嘉禾、合歡鈴、五色絲、受福壽、蒲葦、清酒、舍利獸、雙石、幹漆、阿膠......”等等諸如此類的物件,應有盡有,無所不及,其數目多取吉祥的數字,成雙成對。

納征的禮物,不一定需要多麼貴重,主要是為了尋一個美好吉祥的寓意,追求的是心理上的幸福願景,而非物質上的實用。

例如“幹漆”取其牢固之意,“蒲葦”與“雙石”則有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之意。“鴛鴦”、“合歡鈴”等等,顧名思義,都是美滿的愛情與婚姻的代名詞。

良久,公孫少欽誦讀完畢。

按照習俗,薑柚將準備好的回禮單呈給公孫少欽。

隻需待宴會散盡之後,再將這些聘禮中的禮餅及其他食物,分贈與親友及鄰居,以宣告家有女兒,出嫁有期之意,便算禮成了。

至於婚期,薑柚沒有親自過問,但是薑榆罔決定將婚期定於一年之後。

麵對神農君王的強勢要求,公孫少欽也沒有辦法可應對,遂表示認同,在婚帖上填下了商定的婚期。

“希望伯荼勿怪我才是......”公孫少欽默默地想。

因伯荼交代過很多遍,在與薑榆罔交涉時,盡量將婚期定得近一些,眼下看來,少欽是要辜負伯荼所寄予的厚望了。

這廂事畢,薑榆罔點頭示意,午宴才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