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矚目的對決(1 / 2)

陳劍書自詡是聰明人,事實也是如此,他推測的事情,甚少出錯,但是他這次關於武舉分組的分析,卻與事實不符。

甚至可以說是大錯特錯!

這內裏的差別,源自於陳劍書的迷之自信,當然了,也可以說是自戀或者自大。

陳劍書自然而然地覺得,他理所當然該分到強者的類別,卻沒有想到,在組織武舉的那些武官心目中,他是應該分到‘雜碎’這一類別,而且是雜碎中的雜碎。

修者的實力,不能完全用境界來衡量,但是卻差一不二,相差一個境界,差異巨大,絕大多數情況下,低境界的人,是不可能戰勝高一個境界的人的。

陳劍書沒有修為,那就是完全沒有修行過的普通人,所以說,這一屆的武舉所有生員中,說他是最‘雜碎’的一個,並不為過。

武舉法相境界以上無法參加,但是對於最低的境界,卻沒有任何要求,原則上,就算是完全沒有修為的普通人,都可以參加武舉。

但是在約定俗成的潛規則裏邊,參加武舉的最低境界,是化元境,因為直到體內有真元,能夠使用法術,這才是修者與普通人的區別。

實際上,煉氣境、凝識境的修者,與普通人並無太大的區別,可以說,化元境是一道坎,是區分修者與普通人的分水嶺。

因此,大多數未修到化元境的修者,都會很有自知之明地不去參加武舉,往年也有一些凝識境的修者來參加武舉,無一另外都慘敗收場。所以,化元境是武舉約定俗成的最基本的境界要求。

陳劍書是梁唐曆史上,甚至是三千世界所有有舉行武舉的國家裏,第一個以‘無境界’參加武舉的人。

由上述原因可知,陳劍書本來就該歸類為雜碎,本來就是有一定幾率會遇到郭子炳,隻不過林熙堂讓‘一定幾率’,變成了必然罷了。

而陳劍書心安理得地把自己歸為‘強者’一類,所以他的推測,完全錯了。

不過錯與對,此時已經沒有意義,這一戰避免不了,隻是遲早而已。而圍觀的百姓們,更不會在意那些背後的因由。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這一戰作為這一屆武舉的揭幕戰,可謂再合適不過。

一個是最大的熱門,一個是最被看好的黑馬。

一個是行俠仗義的年輕少俠,另外一個,則是奸險狡詐,卑鄙無恥,下流賤格的榜上惡徒。

一個是師門新秀,冉冉升起的新星。一個過去備受觸目,前途無量,卻突然成了廢物,被逐出師門的棄徒。而他們過去,還是同門的師叔師侄。

新仇舊恨,恩怨情仇,壁壘分明,這還不夠吸引眼球?

不管是湊熱鬧的,還是觀望學習一下青年高手的,還是希望看見陳劍書被痛毆一頓的,抑或是在賭坊裏下了重注,拚的兩眼通紅的,觀眾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動機與目的,但是這一戰,都是絕不能錯過。

慕容大根問了無數的人,他們的回答都是‘你懂的’,實際上那些人真的懂嗎?非也、非也!其實他們心裏也不知道究竟為什麼,更不知道陳劍書箱底裏藏了什麼手段,他們隻是單純地認為,一個可以在京師裏橫行無忌,把當朝國公爺的外孫打出屎來的大惡人,是絕對不可能輕易輸掉。

然而!

而然!

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後,所發生的情況,又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

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這兩個人的比試,讓所有觀眾都張開了嘴巴,卻一個字都吐不出來,本來人聲鼎沸的演武場,一時間變得鴉雀無聲。

這裏成千山萬的人,預想了無數場麵,都不如現在的場麵詭異。

在監考武官的一聲令下,比試開始。

而比試開始之後,陳劍書根本就沒動,連一隻手指頭都沒有,就那麼直挺挺地站在演武場的中央,手裏拿著一根漆黑如墨的煙槍。如果不是他的胸膛一起一伏,人們還以為那隻是個木雕的假人。

而郭子炳的行動,更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無論從哪裏看,他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可是比試剛一開始,郭子炳就開始後退。

而且一退再退,直至退無可退,退到了比試場地的邊緣!

然後,郭子炳上躥下跳,摸爬打滾,在觀眾的眼裏,就像郭子炳欠了別人幾百萬兩黃金,被數千人追砍一般。

可是,觀眾們根本就看不見任何東西追著他,就連一隻蒼蠅都沒有。

然而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慕容大根是內行裏的專家,所以他看出了幾分門道來。這一幕,也著實讓他吃驚。

在他的眼裏,陳劍書並非沒動,而是動到了極致!

“一,二,三……”

慕容大根很想數一數,那到底有多少道是神識,但是那些神識的運行軌跡太過詭異,角度過於刁鑽,而且是快速運動之中,他居然連神識的數目,都數不出來,大概就是二十多道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