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死後不久,蔣介石約見鄭介民、葉秀峰、張鎮、毛慶祥、蕭讚育、毛人鳳與唐縱,在他官邸討論情報機關調整後的善後辦法。
蔣介石長臉拉得緊緊的,眼泡很大,偶而笑一下,麵部才鬆馳一會兒。他陰沉地掃視眾人一眼,帶著濃重的浙江口音說:“乃健,你先報告三種彙報的情況。”
唐縱於是小心謹慎、聲音清楚地報告了甲、乙、丙三種彙報的情形。甲種彙報是指軍統局向蔣介石彙報的情報;送總參謀長的情報,稱乙種彙報;送軍委會辦公廳的為丙種會報。
蔣介石認真地聽著,麵部略有鬆馳。顯然,他對唐縱所主持的工作是很滿意的。
唐縱彙報完了,鬆了一口氣。
蔣介石示意他坐下來,又詢及聯秘處的情況,指示唐縱草擬辦法進呈。又要唐縱報告對當前時局的意見。
唐縱侃侃而談:“時局很嚴重。對於政策、人事、組織三者必須同時解決,不能個別地孤立地解決,個別的解決也解決不了問題。三者相聯貫的就是革命精神,貫徹此一革命精神,必須有一運動由下而上,以配合由上而下的命令意旨。”
蔣介石打斷他的話,說:“你的見解是好的,但此一運動行不通,因為沒有任勞任怨有氣魄的人來主持。”停了一停,又鄭重地說:“目前最要緊的,是能夠發動社會力量,調查檢舉囤積居奇、貪汙不法的,懲辦幾人,便可挽回人心。”
又開了一陣會,蔣介石命令散會,說:“乃健,你留下來。”
唐縱於是留下來,不知蔣介石要問自己什麼問題,自己又有否準備。
蔣介石好一會兒才對唐縱說:“乃健,你是我的好學生。以往你對國際形勢和時局的分析報告,我看都是很好的,可嘉勉。我的學生都像你就好了。”
說了一陣,蔣介石微笑著說:“你是軍統局有名的‘智多星’,我想聽聽你對建設警察的意見。”
原來要談這個問題。唐縱放心了。在戴笠生前,他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戴笠死後,他想自己抓警察,自然對建警問題別有研究。由內政部來主管警察,原是理所當然的事。
“建警是建國之基礎。”唐縱認為對蔣介石說話必須出語驚人,因此第一句就直截了當地說。
蔣介石很感興趣,說:“哦,你說說,建警為何為建國之基礎?”
唐縱幹脆利落地回答:“建國之途徑有三:在經濟上建設為一工業社會;在政治上建設為一民主法治社會;在軍事上建設為一強大鞏固國防。無論何項建設,必須有和平統一條件,和平解決紛爭用警察而不用武力;統一各項紛爭用警察則為和平,用軍隊則為戰爭;因軍隊決於力,警察本於法。”
說到這裏,唐縱停下來,看到蔣介石用眼色示意,鼓勵他往下說,就順著話結論:“故警察為法治之標幟,為和平門徑。欲使中國有建設必須和平,欲使和平有希望必須法治,欲使法治能貫徹,必須有優良之警察。”唐縱停了停,用更響亮的聲音作了最後結論;“所以,建警乃為建國之基礎。”
這一番長篇大論下來,說得蔣介石滿意地直點頭。
唐縱趁熱打鐵,繼續放言高論:“過去警察無統一之認識,確定之觀念,今後警察必須有統一之製度、現代設備。現代警察之理想在於,強烈之國家觀念,安寧秩序之和平思想,不逾繩墨之法治精神;有積極誘導人民納於法治軌道之義務、積極保障人民正當利益之義務、積極保障國家主權行政完整之義務、依法製止擾亂社會安寧秩序之責任。故警察本身必須能了解國家之需要,尤須嚴守法治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