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動手寫這部長篇前,總感到前方道路是多麼的漫長、可怕,總擔心一個人是否耐得住寂寞走到終點。
寫長篇就像一個人孤獨地在漫漫長路上行走,在沒到達終點之前放棄,哪怕你走了過半之路、經曆過眾多之險,均屬前功盡棄。我明白進入寫作狀態就會陷入可怕的孤獨,沒有娛樂,甚至沒有朋友。恰在此時,我迷上戰略遊戲,於是在寫之前,我瘋狂地玩了一個多月,“酒足飯飽”之後,把幾個遊戲全部刪除,做到斬草除根,免得日後寫到中途意誌不堅,遊戲癮突發,誤了正事。
當我進入寫作狀態之後,一口氣寫了一個多月才精疲力竭地放緩了速度。此時,我已完全融入到小說中的虛擬世界,成為其中的一員了,方知此前“意誌不堅,遊戲癮突發”是多餘的擔憂,任何誘惑對我已無濟於事。我為小說中的人物笑,也為小說中的人物哭。雖然明知是虛構的,但它都是來源於現實的。為早日完成創作,我已顧不上休息,睡眠的不足,令我大白天也嗬欠連天。那段時間,我幾乎謝絕了所有社交活動。為了趕在2006年德國世界杯開賽前完成全文,我向好幾位朋友發出“自即日起至6月8日請勿擾我”之短信。世界杯四年一次,我豈肯輕易錯過,但人算不如天算,因有事耽擱,最後一章不幸拖至世界杯八強賽方得完成。
小說以校園學習、生活為背景展開,全文用幽默的調子敘事,我希望達到笑中帶淚的那種感覺。
小說終於完成,可以舒口氣了,但書中主人公的命運仍牽動著我,放心不下。有時對主人公如此的結局於心不忍,想要改變,但一想起軍界中有“心慈不掌兵”一說,又狠狠心放棄了。
如前所述,長篇創作是一場馬拉鬆式的腦力兼體力勞動。作者在這個“孤獨”的“長征”中,是極需要來自各方麵的支持、愛護和鼓勵的。時至今日,回想當初,如沒有上級、朋友和讀者的支持鼓勵,也許此書尚在腹中。如馬智華、陳小健、葉祥振、彭武豪、彭金頌、葉洪彪、彭景偉等幾位先生,當我的第一部小說《錯才會對》出版後不久,他們就多次催促我寫第二部。他們真誠的關心、鼓勵給了我無窮無盡的動力、克服困難的力量、堅定前行的信心,使我得以在良好的狀態下完成此作。值此機會,我謹向所有真誠地關心過此書的上級、朋友和讀者,表示由衷的謝意!
彭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