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殿中,王問,慕容莨弗,汝不惜命,於睡夢中自我了結。本王雖打算收歸汝命,但,昨夜,人間有人為尋汝,在山中設了靈幡,虔誠跪於一株老樹下,不肯離去。山君托鬼仆來問,若汝未至黃泉,可暫留汝之魂魄。
何人,在尋我?是她的病人嗎……還是……
一位年少的公子。親手寫了靈幡,掛在山道上,山君從未見過如此多,以血書寫的靈幡。閻羅王捋了捋胡子,萬命簿上早已無她的名字。
慕容莨弗,本王若給汝一個與之相見的機會,汝可要?
她跪地,叩首,從容道,此生吾不過一介醫女,怎可攀附權貴,況且吾已命終,應當好生投胎轉世……隻願來世得良緣。
汝聰慧明斷,真是人間好娘子……不過,這位公子,近來患相思,本王即將派遣無常去……
怎會如此……王,吾要這個機會。
因汝前生善德,本王不忍汝隕落,贈予返還人間的機會。隻是,本王也要告訴汝,汝陽壽盡,重返前世軀體,已不可能……唯一的辦法,便是……成為鬼……汝安心,山君已有指令,汝以鬼身返還人間,不會追責。
那吾以鬼魂之身,行走人間,他怎會不懼吾。
王舉起萬命薄翻看半天,這便是山君的善待。晟州山君已派遣鬼仆,向本王稟告,有一位與汝年紀相近,且姓氏也與汝相同的女子,因溺水高熱,明日將逝去,汝便明日借其軀體還魂。
怎會如此巧合……那女子叫何名字?
汝功德無量,天命自當眷顧。那位女子,名喚慕容裳裳,是晟城富家小姐,汝該聽聞過。
慕容裳裳,她怎會不知,同在一個皇城,同姓慕容,但她是孤寂醫女,而裳裳是貴族千金。當年,她年幼時,還在濟生院作藥童子,裳裳的母親,懷著裳裳時百般不適,四處尋醫。
終於找到她的師傅,一個有眼疾的婆婆,為裳裳的母親,李夫人安好胎。之後,李夫人生下裳裳,因是女兒,慕容家怨言橫生。李夫人便將惡氣都撒在劉婆之身,怒罵劉婆失明的左眼,克到了她的宜男腹。
劉婆連夜收拾行李,打算逃到外地,卻為了給濟生院的徒兒留些銀錢,冒死返回,被抓住,當場杖斃。年幼的她,眼睜睜地看著師傅劉婆慘死,卻隻能躲在暗中,無聲流淚。也許就是那一刻,本是孤女的她,失去了唯一惜命的理由。
她開始麻木不仁,雖從濟生院出來,獨立懸壺診治,但她不願與任何病人過多來往。
天命真是恩怨相報,劉婆逝後,慕容裳裳得了怪病,天生喜水,甚至在雨中吟詩起舞。雖說慕容家看重男兒,但畢竟李夫人是正室娘子,慕容裳裳也是嫡女。更因這樣的怪病,讓人覺得可憐又可怕,無人敢漠視李夫人和裳裳。
而她與慕容裳裳隻見過一麵,那年,上元佳節,城中花燈著實好看,城外的河燈更是瑰麗。她去往僻靜處看官家在河上安置的鯉魚燈,恍惚間,聽聞有人落水。
她看過去,原是一貴家小女,不顧丫環阻攔,下河戲水。水流推著女童向河中深處,她自己並不會浮水,但救人心切,還是跳下河去。幸得鯉魚燈內壁丟棄燭火,正好承載人身,她便以燈為船,救下女童。
河邊,女童的家仆慌亂成團,哭泣不止。隻見女童冷冷發話,都給本小姐閉嘴,本小姐還沒死。
侍奉女童的年長女使,拜謝她的救命之恩,對她說,我家小姐是城中慕容家的嫡女,來日若姑娘有事,可來求我們夫人。
世間,還真是小人得誌,惡人富貴。她救了慕容家的女兒,該怎樣告慰師傅劉婆的在天之靈。
女童高傲地伸出手,捏了捏她的掌心,說道,謝謝你,若有緣當重謝。
我叫慕容裳裳,你記住了。女童轉身,大聲喚她。
她真要借裳裳的軀體,去與那位貴公子相認嗎……慕容裳裳的母親,李夫人,可是殺害師傅劉婆的凶手啊。難道她要為了一位公子哥,去喚殺人凶手娘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