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想像著沒我的日子\你是怎樣的孤獨\拿著你給的照片\熟悉的那一條街\隻是沒了你的畫麵\我們回不到那天\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我會帶著笑臉揮手寒暄\和你坐著聊聊天\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麵\看看你最近改變\不再去說從前隻是寒暄\對你說一句隻是說一句\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別來無恙。”這是古人久別重逢的打招呼的方式,“好久不見,甚是想念。”這是一段時間裏我和朋友假期後見麵打招呼的第一句話,而這些通常都是比較熟悉的人打招呼才會用的打招呼方式。而不太熟悉的人,見麵不過一句“嗨”,時間久了說不定就隻能相顧無言了。
之前和朋友出去,坐在一個靠邊的位置,然後從旁邊有兩個男生經過,剛好一抬眸就對上其中一個人,那一瞬我和對方都楞了一下,而回神之後我再沒抬頭、他也是直接擦身而過。當他們走過去後,還是忍不住回過頭去看了一眼,想要確定一下。。。
“怎麼了”同行的朋友問我,我能說什麼,說我貌似看見了一個認識的人,說我連相認的勇氣都沒有,還是什麼。。。
那個男生是我曾經的一個同學,我們同桌了接近兩個學期,我們同桌的時候關係很好、幾乎無話不說,一直到畢業後也保持過一段時間的聯係。再看看如今,相見不相識,記得有人曾調侃這種情況為“我們做過最默契的事,就是漸行漸遠、直到再無聯係。”
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一字之差卻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就如那些分手時的人常常會自欺欺人的問一句“分手後,我們還可以做朋友麼?”,這樣的話不覺得太過不切實際了麼。。。也不是說就完全沒有,隻是這種情況實在太少了,要麼是從一開始你們就不是那麼喜歡對方,所以分手與否都不是那麼重要,也許朋友反而少了一些顧忌、相處更自如;再或者,就是多年以後,當你們都尋找到各自的幸福,對於當初早已心如止水了,就像陳奕迅在《十年》裏唱到的一樣,“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而那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十年,一個看似很漫長的詞,十年之中的紛紛擾擾也早已磨平你內心當初的憤懣;偶爾想想,十年也不是那麼漫長的時間,一眨眼人生就經曆了兩個十年,有的朋友也早已認識了十年不止,期間分分合合發生了太多的事,從常相伴隨到偶爾見一次麵,那時的我們一定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也會這樣。。。
朋友也一樣,小時後一起各種玩耍、搗蛋,一天天的長大後隨著各自人生軌跡的不同漸漸的再無話可說。。。是從初中開始吧,學習好的努力一把進入重高,學習稍欠一點的早早的定下了要去哪所技校,然後在別人努力奮鬥中考的時候就放風一樣的玩,坐等畢業。也許那個畢業季的暑假還能一起玩一段時間,在之後的兩年還能偶爾聯係一下,到了第三年,上重高的忙著在高三的教室裏努力掙紮,想要度過高考這種獨木橋,上技校的也開始一步步買入社會,進入了實習期。高考過後,也許還能在一起聊上幾句,隻是一個隻關心自己現在的工作,一個隻關心自己的高考成績能否上自己想去的大學,然後兩人隻能相顧無言。再往後,一個工作、一個還在象牙塔裏待著,一個漸漸的看盡世態炎涼、一個仍不知人間疾苦,人生的軌跡漸行漸遠,可以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少。。。
往往到了這種時候,不論是曾經的戀人還是朋友,不打擾真的是你能為對方做的最後的溫柔。不是所有的久別重逢都能換來一句“好久不見”,更多的是相顧無言,隻是無論如何,願我們都能在沒有對方的未來裏,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