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朗碰一鼻子灰,終於認清現實,稱病不朝,躲在接待外臣的館驛裏徹底老實。至於入京借口也遞交給了中樞律道。
司徒朗稱,藏雲發生民亂,總督蘇離前去鎮壓,誰知死於亂民之手。隨後齊雲總督也就是自己本著為國分憂的立場遣義軍前往幫助,然後發現亂民軍匪勾結,一不做二不休就把藏雲所有叛軍鎮壓整編,現自覺兼任藏雲代理總督。
朝中大佬冷笑,也就不再搭理他。幾天後,更詳細的藏雲事變始末被整理出來,蘇離確實死得蹊蹺。
藏雲合州確實發生民亂,隻是合州位於豐州西南,實際掌控在京畿路楊老二手裏。楊世熊這些年越來越不規矩,蘇離不喜,對於合州民亂樂見其成,讓楊係軍隊自行鎮壓。哪知民亂民亂越演越大,漸漸有向豐州轉移的趨勢,蘇離才知上當,楊老二想借民亂染指豐州。
蘇離怒,帶一都兵馬前去警告,哪知才離開豐城百裏便遭暴民奇襲,全軍覆沒。幾乎同時齊雲入侵,藏雲群龍無首各自為戰,全境迅速迅速陷落,入雲也趁機侵占了石州,豐州南部和平郡。
至此藏雲始末真相大白,亂民怎麼會有那麼強的戰力,春秋時代的農民起義也能讓精銳王師全軍覆沒?有人敗就有人得利,三家分髒,縱兵為匪的不是三家就是旁邊的出雲或海東,楊老二嫌疑最大。
藏雲之亂,讓冥絕看清了諸侯的囂張和迫不及待,既然如此,自己三年謀劃也好開始實行。
因為身體原因,冥絕雖然靈魂思維健全,聲帶發育卻相當遲緩,七八歲的年齡還不能說話,盡管會書會寫,早些年老臣們依舊揪心的不得了,說得好聽叫做大器晚成,不好聽的說法“冥太子不會是啞巴吧。?”
即使在天朝古代,繼承人也盡量避諱天子有疾,長得難看瞎眼歪嘴做到龍椅上,王家宗室都會感到丟人。冥絕第一次開口,不知道多少人心中的大石頭落地。
無論是複國還是天下爭霸都離不開軍隊,冥絕視察陳倉羽林軍西大營,也有趁機安撫左軍指揮使蘇培武的意思。
另一方麵,職業軍人出身的他本身對軍隊有著特殊感情,也想看看現代和古代軍人之間的差別,想知道自己未來依靠的主力軍團是種什麼樣地情況,青銅器武裝的軍隊又有多大戰力。
羽林軍西大營,冥絕見識了類似天朝春秋時代的職業軍人。與宮宿軍不同,羽林軍兵種更加複雜,武器裝備也比較多。五萬左軍中騎兵兩萬,裝備弓、戟或槍矛,配有稍短的青銅劍。
步軍三萬,每百人編隊配置戰車,車上倒插矛尖等鋒銳尖刺兵器。作戰時車在前,士兵分布列兩邊車後,多配大盾、戈矛類長兵器,部分士兵另帶弓和劍、彎刀。需要說的是步兵所用短兵器已非純粹的青銅兵器,劍和彎刀比騎兵所用更長更鋒利。
王朝已經掌握了一些初步的剛鐵冶煉之法,步兵短兵器多為銅鐵合金製成,硬度和韌性提高。
接下來是校場演武,騎兵奔射,車陣突擊,步騎配合作戰等囊過這個時代各種作戰情況的演練。蘇培武作為絕家嫡係的世家出身,性格和他剛戰死的老爹蘇離一樣忠心耿耿。
有什麼是什麼,絕不因為花架子講虛榮心,就把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遮掩起來。
羽林軍編製東西大營各十萬人,每營又分左右兩軍,其中西大營駐防王城何其轄縣,右軍常駐王城外牆,左軍駐防轄縣陳倉城外。
右軍指揮使陳道可節製左軍指揮使蘇培武,兩人定期輪值交替管理左右羽林軍。蘇培武許是存在著考校提點冥絕的意思,演武過程中的很多問題都被刻意集中放大出來。
蘇離比冥絕老爹陳夢龍楊世忠那一輩幾乎晚一代出生,隻是輩分相同年齡相差很大。即使如此,蘇培武作為蘇離長子已經四十多歲,和冥絕同輩,前者早已成家立業。
看完演武,文臣不通軍事的看不出裏麵的玄機,武將們卻是火眼晶晶。沒有人向冥絕給出提示,顯然也是想看看冥絕可以媲美老爹的政治頭腦外的軍事眼光。
大人們心裏有期待,說實話冥絕老爹的軍事眼光確實不怎麼好,否則也不會比幾代先人活的憋屈,堂堂真人修為君王,卻隻能抓住鳳京道的軍權。
冥絕自然也不點破,拋磚引玉的說道:“西大營左羽林軍不愧是王家嫡係軍團,號令嚴明整迅,進退有度,野戰能力強過宮宿軍是一定的。”
冥絕故意打馬虎眼,話說一半喝茶去了,蘇培武等軍方大佬眉頭不自絕皺了一下:“太子顧左右言它,話說得不錯,卻不是大家期待的答案。廢話,宮宿軍隻有兩萬人,還全都是步軍,即使個人實力很強也有限,隻能用作保衛王城。宮宿軍雖然是王朝精銳,但是遇到另一隻兵力和機動性都更強的精銳羽林軍,野戰注定要慘敗,片甲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