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國 第二十七章 馬鐙改變的曆史(1 / 2)

東宮護衛采用兩班晝夜輪值製,白天兩隊五百人,夜晚四隊一千人。每到夜班值勤時,東宮拱衛營指揮使齊烈必定親自領軍。齊烈為人刻板,因為是陳夢龍孫女婿的原因,在對冥絕保正絕對忠心的時候,似乎陳老頭說的話比冥絕更管用。

齊烈就像茅缸裏的石頭又臭又硬,自知難以說動的冥絕就選在了白天動手,五百值勤的宮宿軍威脅加勸誘的卷走了三百,再到禦馬監那裏從值班馬曹那拐走駿馬三百匹,三百人出奔搞得像是畏罪潛逃似的。

冥絕能夠想到,一堆重臣看到自己留下的便條後會多麼糾結和驚懼,宮宿軍肯定要全城出動方圓百裏的大搜捕。為了擺脫搜捕的衛軍冥絕很是下了苦功夫,先是故意不加遮掩的從北門出逃,然後再向北前行幾十裏,直到遇到河流後選擇涉水騎行,沿途順著河流分支再不斷折轉拐彎,保證便是軍中追查跟蹤的老手也不能一直查到蹤跡。

三天後冥絕等人才算徹底擺脫擺脫追兵,其間所有人不僅累得半死,甚至還差點迷路,直到遠遠的看見碧海縣城才更正方向。絕仙和碧海相離近二百裏,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一路輾轉騎行走了多少裏。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三百匹駿馬跑廢過百,若是不能換乘休養,以後肯定疲病成駑馬,或許隻能用來充作馱馬或者梗馬。冥絕不僅心疼得要死,屁股也疼得要死。

當時走得匆忙,自己從前世帶來的鞍具馬鐙也來不及裝備,隻是粗略套上韁繩。連續三晝夜東奔西走,剛下去馬進了縣城,裸騎的後遺症便劇烈顯現出來。渾身痛的仿佛要散架,一些護衛的胯下和大腿根部卸去衣甲後也是摩擦的血肉模糊,走路都成問題。

冥絕還有些其它的擔心,能藏一時捂不了一世,自己的出奔最後肯定會變得王城皆知,到那時幾個老臣也不會試圖繼續遮掩隱瞞,碧海縣駐軍遲早接到消息,將自己一行羈押遣返。

遲早要暴露,心意大定下,便領著一眾拖行進到設在碧海的羽林新軍大營。說起來還是冥絕親自下令要求羽林軍進行整編,在碧海縣建立新軍營的同時,軍種和編製進行大改。

新軍和舊羽林軍最大區別乃是新軍將完全裝備成輕騎兵,去掉重甲的同時裁撤全部步軍,所有士兵統一裝備輕質的皮甲硬弓以及上乘鐵質刀劍。與以往騎兵隻是單純作為步軍輔助兵種不同,新軍將是獨立後充作主力的純弓騎兵軍團。

冷兵器早期的騎兵屬於貴重兵種,在戰車大規模使用的戰場上,往往幾萬幾十萬的步兵才配備少量騎兵。騎兵則是純輔助兵種,傳遞軍情之外也就是掩護和襲擾的作用。

戰國後期騎兵地位上升,即使如此大量騎兵隻有少部分精銳能夠用作騎戰,中原諸侯更多卻是看重騎兵的機動優勢,騎兵遠距離奔襲到達戰場後,多是選擇下馬步戰,秦國白起的多次長途奔襲也是沿用這個模式。

與中原的農耕戰場不同,遊牧民族因為缺乏相應技術和礦藏,不能大量武裝依靠著精良軍械衣甲戰力優於騎兵的步軍,隻有遊牧戰場的騎兵才會大量運用到騎戰中。

早期騎兵戰力落後步兵,所以中原國家憑借著龐大人口和裝備優勢能夠輕易震懾遊牧民族,甚至殺入草原追亡逐北。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秦皇漢武兩個時期,秦軍蒙恬長城兵團裝備大量秦弩,同時具有壓倒性的兵員優勢,輕易就將草原民族打擊的無法生存。

到了漢武帝衛青霍去病時期,草原民族經過整合之後實力大增,漢軍能夠以少勝多,仍就是憑借豐富的人口資源和精良軍械取得決勝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