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國 第八十五章 高速路上無車禍(1 / 2)

吳為走的時候接近天亮,冥絕最後交待道:“才華雖好也需要實踐檢驗,至少心理素質不能落於下乘。吳家四親將或許有能力,也僅夠資格做驍勇悍將,與名將或者統帥的距離差的還遠。”

吳為最後一名告退,對吳家四親將的評價基本和冥絕相同。越是聰明人,臨死越會幹出一些瘋狂的事情。吳家四親將臨陣斬殺潰兵,說到底還是因為感到前途無望,或者皆知吳為一戰決死之心,不約而同死誌萌定。

沒有勝麵的戰鬥遲早都是死,消弱己方不過為讓大家死在一起名正言順......敵軍勢不可擋,正好主仆生死相隨。左良更是幾句話點燃吳兵最後的鄉土榮譽觀念,吳兵一戰雖敗,士氣和決心可嘉。

冥絕做為君主,看待忠誠比才能更加可靠。所以冥絕認定,能夠培養出像吳家四親將這些忠誠意識出類拔萃的人,其本人肯定具有相同的堅持。換句話說,吳為此人一旦降服,雖然曾是割據不臣的諸侯,歸順後卻是絕對的忠心可靠。

帝製國家,本質上就像金字塔一層接一層的付出忠誠。下級臣民直接忠誠帝王最好,間接忠於臣子繼而忠誠帝王一樣可靠。冥絕這是在提醒吳為用心培養自己的班底,冥絕不僅不反對臣子擁有高度的獨立性和附屬勢力,而且同樣看好依附在吳為根基上的枝葉。

冥絕點到為止,吳為機智一觸即通,同時心意大定,對冥絕作為君主的認可提升到新高度。雖然帝製國家都是獨裁政府,誰敢說‘開明專製’一定會輸給‘糟糕民主’?!在冥絕眼裏,製度的優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的精神風貌開明與否,像是掛羊頭賣狗肉一類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民主’的北朝鮮......實乃中二青年歡樂多。

連著一上午的緊張忙碌,五艘三桅船,十五艘平地船的揚帆出海準備妥當。因為冥絕堅持以排水量噸位大小衡量艦船規模,最終議定二十石重量為一噸。把排水量十噸作為分水嶺,兩百石以下小船用量詞‘隻’計數,兩百石以上則用量詞‘艘’計數。

二十艘戰船,最小的約有千石五十噸,最大的接近萬石五百噸,大小多在二三十米之間,最長的一艘三桅船接近四十米。戰船下水前,依靠支架橫木豎立在船塢的碼頭上,都是一樣的整潔光鮮威風凜凜。

兩年前力排眾議,冥絕一手促成了威海軍港的建立,前後共招募和征發匠師十萬在威海和碧海同時建造軍港船塢。早期的軍港隻有碼頭,幾乎全是漁船改裝的戰船,貫徹漁政的同時還要兼顧自保,麵對大型海獸的防禦力依舊脆弱。

對於冥絕來講,雖然這些大中型戰艦並不是很可靠,至少已經搭好架子,技術不管是自創、買、搶或者騙,海軍隻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沒有敢於吃螃蟹的人,鳳京道乃至蠻族的造船技術永遠不會進步。就好像三桅帆船的出現,東方自商周時代便用於戰爭的造船技術,明末徹底落後於西方,直到嶽林死時連拚過某國的自衛隊都沒信心!

“殿下。還沒考慮好搭乘哪一艘作為旗艦嗎?老臣建議先是小點的比較可靠,其次近似宋船樣式的平底船比較可靠。畢竟神州大陸的船基本都是平底船,至於那五艘三桅船,老臣無論怎麼看覺得肯定有問題,不是很安全。”趙亞子說的懇切。若冥絕恰好選條破船真的落水了,大家麵上都不好看。

趙亞子剛把話說完,立馬引起冥絕身後一陣嗤笑聲。這邊冥絕還沒開口,那邊站在冥絕身後看熱鬧的花襲人和慕容姐妹已經樂在其中。被一群人鄙視的盯著,趙亞子老臉辣紅,不服氣的申辯道:“怎麼,難道老夫說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