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旅遊資源調查(2 / 3)

(2)製定旅遊資源調查工作計劃

有調查小組負責人擬訂調查的工作計劃和方案。內容包括調查目的、調查區域的範圍、調查對象、主要調查方式、調查工作時間表、調查的精度要求、調查小組內的人員分工、調查成果的表達方式、投入人力與財力的預算等內容。

(3)擬訂旅遊資源分類體係,設計旅遊資源調查表及調查問卷

旅遊資源種類繁多,根據GB/T 18972—2003《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旅遊資源可分為8個主類(包括A.地文景觀B.水域風光C.生物景觀D.天象與氣候景觀E.遺址遺跡F.建築與設施G.旅遊商品H.人文活動。其中A、B、C、D屬於自然旅遊資源,E、F、G、H屬於人文旅遊資源)、31個亞類、155個基本類型三個層次。該標準對旅遊資源的類型劃分、調查、評價的實用技術和方法,進行了較深層次的探討,是一部具有應用可操作性的技術標準。該標準將旅遊資源調查定義為:按照旅遊資源分類標準對旅遊資源單體[1]旅遊資源單體(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可作為獨立觀賞或利用的旅遊資源基本類型的單獨個體,包括“獨立型旅遊資源單體”和由同一類型的獨立單體結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遊資源單體”。]1]進行的研究和記錄。

(4)資料準備

搜集一切與調查區有關的資料。主要包括本區和鄰區的旅遊資源,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麵的文獻資料、圖形資料、照片和音像資料。通過對搜集的資料加以係統整理和分析,可初步了解本區旅遊資源的特色。在此基礎上,製定野外工作計劃。同時,要準備好調查區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一般縣域調查區用1:1萬~1:5萬的比例尺地形圖;地市級用1:10萬~1:50萬的比例尺地形圖;省區級用1:50萬~1:100萬的比例尺地形圖),作為野外調查時的填圖底圖。

(5)行動準備

根據所承擔的旅遊資源調查的任務和要求,結合搜集整理資料反映的情況,編寫下一步具體行動的工作部署、人員配備、考察裝備等計劃書,並逐一落實,為野外調查做最仔細的準備工作。

2.野外實地調查階段

在進行野外實地調查時,可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調查方式。但為了能全麵了解調查內容,應避免遺漏而走回頭路,以提高實地調查工作效率。調查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初步普查

調查初期,要對調查區進行全麵普查,以對該區旅遊資源有個概貌的了解,大致掌握哪些資源具有開發價值;並可將有關的旅遊資源點標繪在大比例尺地形圖上,了解旅遊資源分布和聚集情況。這一階段的工作因空間涉及麵廣,在進行大規模野外實地調查的同時,為防止遺漏,應盡量利用有關部門現有的資料(如航拍照片)和組織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召開座談會,有的要進行個人專訪。

(2)係統調查

普查是對調查區“麵”上的調查,在此基礎上采用“線路”調查法,對旅遊資源進行係統的調查。係統調查包括旅遊資源的規模、質量、美感、特色、可能的客源分析等若幹方麵,並將文字描述和數量指標填在調查表格上,並將調查結果標注在地形圖上。

(3)詳細勘察

在“麵”和“線”的工作基礎上,經篩選,初步擬訂出具有開發價值的重點資源類型和重點資源區域,然後,再對此進行詳查。詳查時,須組織多學科力量集中進行野外實地勘察,以弄清資源的成因、現狀、曆史演變及發展趨勢;與同類資源相比較,其特色所在;明確該資源的類型結構和空間組合特點等。同時,也需要弄清開發該旅遊資源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環境條件,包括具體的交通、能源、水源、環境質量、生活供應能力等項要素的調查。還要對投資、客源、收益及旅遊業的發展給區域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帶來的影響做出預測,從而確定該區旅遊發展的方向和項目重點。此階段應特別注意詳細的文字描述、數據測量、圖像資料的獲取和現場的詳細填圖。

(4)專題深查

對具有開展專業或科普旅遊意義的旅遊資源,需要深入進行專業調查。例如,具有國際學術價值的地質剖麵、珍稀瀕危動植物、恐龍等珍貴化石,就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專業調查,為科考旅遊提供科學依據。

3.資料整理分析階段

對搜集到的資料和野外勘察記錄進行係統的整理分析。整理分析包括以下內容:

(1)調查資料的整理

調查資料,包括文字資料、照片、錄像片、圖表等。將野外考察的現場調查表格歸納整理為調查彙總表,將野外拍攝的照片和錄像片進行放大或剪輯編輯,並附上文字說明。

(2)調查圖件的繪製整理

對反映旅遊資源調查工作及其成果的填繪圖件、手繪草圖等進行複核、分析、歸納、整理,並與原有地圖和資料互相對比,做到內容與界限準確無誤,形成正式圖件。

(3)旅遊資源調查成果

通過一係列的調查、分析歸納和整理,最後對相應資源的狀況進行彙總、分析和總結,把旅遊資源的狀況用調查報告及其他形式展現出來,即可獲得旅遊資源調查成果。

(4)調查區旅遊資源調查報告

編寫旅遊資源調查報告是旅遊資源調查工作的最後一道工序。旅遊資源調查報告是旅遊資源調查工作的綜合性成果,是外界認識調查區域內旅遊資源總體特征及獲取專門資料和數據的重要文件,也是業內進行旅遊規劃的重要依據和附件材料。

1)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的構成。一般地,旅遊資源調查報告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①前言。調查任務來源、目的、要求,調查區位置、行政區劃與歸屬、範圍、麵積,調查人員組成,工作期限,工作量和主要資料及其成果等。

②調查區旅遊環境。調查區自然地理特征、交通狀況和社會經濟概況等。

③旅遊資源開發曆史和現狀。包括旅遊資源的成因、類型、分區、特色、功能結構、開發現狀等。

④旅遊資源基本類型。包括旅遊資源的類型、名稱、分布位置、規模、形態和特征(可附帶素描、照片、錄像資料等)。

⑤旅遊資源評價。通過對調查區的旅遊資源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價,評定旅遊資源的級別和吸引力。

⑥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建議。闡明調查區內的旅遊資源開發指導思想、開發途徑、步驟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