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中外旅遊資源的精華——世界遺產(2)(3 / 3)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麓的淩雲山棲彎峰,瀕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彙流處。佛像是8世紀初一座依山鑿成的彌勒坐佛造像,建造曆時90年。通高71米,坐身高59.96米,為世界最高彌勒石刻大佛。大佛背負九項山,麵向三江彙流,刻工線條流暢,比例勻稱,莊嚴肅穆。佛座南北兩壁,尚有唐代石刻造像90餘尊,其中“淨土變”龕、“三佛”寶堪稱藝術佳品,極具藝術價值。

4.武夷山

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批準時間:1999年12月。

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於1999年12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市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次會議通過。提名地區總麵積為999.7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麵積635.75平方千米;核心次區麵積364平方千米;緩衝區麵積278.88平方千米。包括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古漢城遺址和九曲溪上遊保護地帶4部分。

11.2.4 世界文化景觀——廬山

廬山

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批準時間:1996年12月。

(1)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裏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彙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聯係的文化景觀。

(2)概況

廬山長約25千米,寬約20千米,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 474米,牯嶺街1 167米。巍巍的廬山,遠看猶如“一山飛峙大江邊”,近看“千峰攜手緊相連”,橫看“鐵壁鋼牆立湖岸”,側看“擎天一柱聳雲間”,正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的地形成因是斷裂隙起的斷塊山,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模較大,由於山體是由這種斷層塊構造而形成的,故多奇峰峻嶺、懸崖峭壁,千姿百態,有的渾圓如華蓋,有的綿延似長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濤,有的像船航巷海,有的如龜行大地,雄偉壯觀、氣象萬千。山地的周圍則布滿著斷崖峭壁,峙穀幽深;但從牯嶺街至漢陽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對高度卻不大,起伏較小,穀地寬廣,形成“外陡裏平”的奇特地形,極便於旅遊。

11.2.5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的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有:昆曲、古琴、木卡姆、長調民歌四項。

1.昆曲

昆曲形成於元代末期,至明代中葉藝術臻於成熟。初始流行於江蘇昆山一帶,隨後風靡全國,主導劇壇近200年之久。昆腔曲調,細膩婉轉,是諸地方戲曲聲腔中最為抒情優美的一種。以功底深厚、藝術精湛、地方特色濃鬱而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2001年5月昆曲入選第二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古琴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相傳為上古三皇中的神龍氏所創。2003年11月古琴藝術入選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3.木卡姆

“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木卡姆藝術分布在中亞、南亞、西亞、北非19個國家和地區,新疆處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最東端,得益於橫貫歐亞的古代陸上交通大動脈——“絲綢之路”,維吾爾木卡姆作為東、西方樂舞文化交流的結晶,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之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曆史。2005年11月,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入選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4.長調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曆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區。2005年11月,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本章小結

世界遺產是人類共同繼承和擁有的共同財富,它集中了地球上所有文化和自然遺產的精華。而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和自然遺產十分豐富。本章首先介紹了世界遺產的類型與評定標準,而後對中國所擁有的世界遺產分別進行了介紹。它們不僅是人類所共有的財富,也是非常珍貴的旅遊資源。

複習思考題

1.中國有哪些非物質遺產?

案例分析

中國的世界遺產有: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平遙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足石刻,武當山古建築,莫高窟,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龍門石窟,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明清皇陵(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雲岡石窟,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曆史城區,殷墟。

思考題

請結合案例說明中國世界遺產項目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