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國華工貿集團已今非昔比,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盈利能力正快速提升。在可以預計的未來,圍繞黃磷的生產、運輸、加工的產品鏈或產業鏈仍會繼續延伸,企業握有的專利技術和專業化的設備投資仍然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獨特資源,並依然是企業的“奶牛”骨幹業務。與雲南馬龍集團公司跨地區、跨所有製的合作,無疑是國企“航母”與民企“巨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強強聯合,必將極大地提升國華的發展空間。
(作者:劉昌年 孫旭雅)
案例使用說明:
思路決定出路——江蘇國華工貿集團創業紀實
一、教學目的
本案例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和培養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創業意識,幫助創業者了解創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難與風險,為潛在創業者提供經驗借鑒,拓寬創業思路。
二、教學用途
本案例適用於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創業管理》課程,同時也適用於工商管理類別專業的相關課程教學,以及創業管理方麵的專業培訓。
三、討論題
1.“國華集團”能夠取得初步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2.“國華集團”創業初步取得成功,給了我們什麼樣的經驗和啟示?
3.你認為企業目前麵對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4.你對“國華集團”的未來之路有何評價?
5.“國華集團”是如何能在紛繁的市場競爭中,獨具慧眼,並果斷地選擇了黃磷儲運行業,投入資金、組織力量解決黃磷儲運容易燃燒的問題,並迅速取得了企業擁有的專利技術的?
6.圍繞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進行投資與運作,能夠為該企業帶來哪些優點?試利用創新經濟學的原理加以分析。
四、分析思路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靈活使用本案例,以下思路,僅供參考。
1.從“國華集團”的創業曆程入手,了解企業掌門人的眼界對企業創新與創業的影響程度,並體會企業家重大決策的心路曆程。
2.從“國華集團”的成功實踐,體會企業家、企業精神與企業創新的相互關係,並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的創新激勵機製。
3.企業創業離不開創新,“國華集團”在創業過程中形成了一些經營管理方麵的創新,這些創新對該企業能否創業成功非常重要,同時也是經營過程中的亮點,可以以此為著眼點,分析企業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
4.企業發展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企業應該如何正確應對挑戰。在恰當的時機選擇正確的創新戰略尤為關鍵,“國華集團”的經驗值得深思。
五、建議課堂計劃
本案例適用於專門的案例討論課,可以在《創業管理》等相關課程中來進行,如下是建議的課堂計劃,僅供參考。
整個案例的課堂時間控製在90分鍾左右。
課前計劃:提出討論題,請學生在課前完成閱讀和初步思考。
課中計劃:課堂前言(10分鍾)
分組討論(35分鍾)
小組代表發言(30分鍾)
歸納總結(15分鍾)
課後計劃:可以請學生提交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的報告。
案例14 牛頭山上的豐碑——徐州牛頭山鋼鐵有限公司創業紀實
摘要:凡是成功企業的背後,都有—位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企業家。熊彼特指出,企業家的本質就是創新。—個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領導人,對於企業的貢獻怎樣評價都不過分,牛頭山鋼鐵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金永利就是—位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本案例通過對徐州牛頭山鋼鐵有限公司基本概況和創業曆程的介紹,突出地反映了企業在當家人金永利的率領下,牛頭山的輝煌創業路,並凝練出其創業成功的經驗,與大家交流和共享。
關鍵詞:鋼鐵公司 創業過程 經營管理特色
古驛利國鎮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微山湖畔,鎮北有一座似牛昂首向西,欲奔微山湖飲水的小丘,人們稱它為牛頭山。20多年前,這裏貧瘠荒涼,如今卻有一道壯麗的風景線,這裏的人民不會忘記一位優秀的企業家、銅山縣利國村原黨委副書記、牛頭山鋼鐵公司董事長金永利。他有重聽、夜盲的病症,按常人標準,他是一個“廢人”,但他卻憑50元錢,從帶領13人撿廢礦石起步,造就了一個年產值達10多億元的鋼鐵企業;從一個典型的莊稼漢,成長為創辦蘇北第一家股份合作製企業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