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道宗(二)(1 / 2)

微影連閃間,清義的身影漸漸收縮清晰,最後定在金箭射處的樹上,他雙目一掃,放出靈覺,大樹一莖一葉莫不在他的內視之中。良久,他才大喝道:“沒有。”

嘿,不及防,他警惕稍鬆之際,勁箭從樹叢中急射而出,相距較近之下,清義躲閃不及,勉強錯開心口,金箭在腰肋一擦而過,冰冷的箭杆和火熱的瘡痛差點讓他呻吟出聲。

幻影急閃,再顯時,清義又回到五子近處,五人站立隱成陣法,力量何隻倍增。清義看著傷到自己後被他死命抓住的尺半金箭,上麵金光湛然,刻著兩個隸書的字——太史。

“太史目。”清義握緊箭杆,心如火燒。

“太史目?難道‘十方風來’中排名第六的千臂羿王太史目。”清信目光收縮,有些不敢或者不想肯定的問。

“太史目,有本事的就別做縮頭烏龜,出來跟道爺真刀真槍的幹一仗。”定下心神逃過一劫的清智自然最為不爽,換誰在精/蟲入腦,準備埋頭苦幹的時候,迎頭那麼一箭驚的差點陽/痿,心裏都好過不起來。

“老四,”清仁終於發話了,然後喧一聲“無量天尊”,似是提醒他保持形象,冷靜對敵。畢竟道宗五子現在都是出入宮廷的大人物,雖然暗地裏什麼荒淫無恥的事都沒少幹,但在體麵上卻一直甚為注意的。

清信稍微向清仁靠近,低聲道:“大哥,我總有一種被人窺伺的感覺,太史目號稱‘八臂羿王’,別的武功毫不足慮,但那一手睥睨天下的神箭功夫卻著實讓人防不勝防呀。”清仁一擺手:“噤聲。”

說時遲,那時快。五道金光從十丈開外的大樹密枝中暴射而出,如欲穿雲裂石,尾耀九霄。

五子本就嚴陣以待,此時自然毫不怠慢,紛紛驅動身法,縱橫閃躲。落腳時已後退一丈之地,圍了個半圈。太史目在“十方風來”中排名第六,論實力也隻和天師清仁在伯仲之間,比起其他四子也隻高出一線,雖然神射聲勢奪人,但在五人的戒備之下,也隻能將他們盡力逼退。難以傷到他們了。

清智重重的呸了一聲:“姓太史的,虧你也是當世有數的高手,怎麼竟玩這些小女人穿針引線的把戲,道爺要幹的又不是你老婆,你至於像個瘋狗一樣,逮著我們師兄弟一陣亂咬嗎?”

眼見四圍靜悄悄的,看來太史目修養極好,絲毫沒有被他幾句譏刺攪動心氣的樣子。清仁幹咳一聲:“太史先生,如果老道所料不差,你想必是來給令師弟焦大王助拳來的吧,其實,老道雖然借助了十八山寨聯盟的力量,卻和焦大王的西山一點關聯也沒有。我看你們是誤會了。”

其時在春秋戰國時代,一度儒墨並行,相爭不斷。自古就有“非儒即墨”之說。雖然後來,統治者獨尊儒術,墨家卻作為一種流派以更為堅韌的方式存活了下來。眾所周知,西山王焦遂出身墨門,太史目更是墨宗有數的大高手之一。道宗五子雖然出身截教,但是信奉的道家學說也跟墨家宗旨南轅北轅,素來兩不相犯。這也是他們借助東聯盟,而不是西山王勢利的原因。

但是,十八路山寨聯盟突然有這麼大的活動,而且是道宗在背後策動。祈英山區東西對抗本來是一個平衡的局麵,道宗這一腳插了進來,焦遂馬上意識到,形勢很可能會變得對自己不利,甚至危及自身的地步,於是立馬飛鴿傳書,召來同門師兄太史目商議對策。

清智眼見太史目對自己兄弟的一軟一硬通通不理不踩,不由甚為惱火。目光一轉,看到躺在地上的寧汀,心中一動,一個電射躍到近前,扣住她肩頭連忙擋在身前。這幾下動如脫兔,絲毫沒有因為那肥胖的身材而顯出臃腫的樣子。太史目不知是沒預料到,還是發箭不及,依然毫無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