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擁有一支強大的向現代化邁進的軍隊
軍事力量是構成國家實力諸要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軍事手段也是各國推行國際戰略和對外政策的傳統手段。而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高科技已經廣泛運用到軍事領域之中,因此,現代化的軍事力量在國際鬥爭和較量中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一個擁有上百萬軍隊的軍事大國。中國人民解放軍自誕生以來,在不同時期立下過赫赫戰功。在新的曆史時期,正不斷地加強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現在已發展成為包括陸軍、海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和其他技術兵種在內的諸兵種合成軍隊,現代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大大加強,並建立起完整的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體係。中國不僅能獨立研製各種型號的坦克、大炮、飛機、艦艇以及科學試驗衛星、通訊衛星、偵察衛星等各類人造衛星,還能製造原子彈、氫彈,並具有遠程運載能力,是世界上五個公認的核國家之一。
當然,中國的軍事力量從總體上看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國軍費很有限。1997年中國軍費開支為805億人民幣,按美元彙率計算,不到100億美元,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都很低,直到2004年預算也僅200億美元左右。而美國2004財年國防預算為4017億美元,加上追加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費用870億美元,總額高達4880億美元,創下曆史最高紀錄。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軍費也有所增加。2008年中國軍費比上年實際增加10%,達到527.29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而美國仍以5362億美元軍費高居榜首。中國雖位居第二,但527.29億美元的支出與美國相比仍有極大差距。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不可能也不會去與其他大國攀比軍費的高低,中國軍隊現代化的道路在於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化。同時,中國軍隊還將依然保持人民軍隊的本色,以提高軍政素質、精簡機構來彌補軍費的相對不足。
(4)中國曆史悠久、上下同心,是獨立自主的政治大國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曆史、曾創造過燦爛輝煌文化的東方文明大國,自從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就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完全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上獨立自主的政治大國。中國作為獨立自主的政治大國,不僅表現在中國人民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起,就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從來不看超級大國的臉色行事;而且還突出表現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製度上。特別是後者,既使中國成功地掙脫了僵化陳舊的蘇聯模式,又避免了照搬西方經驗做西方大國附庸的悲劇。這是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的根本標誌,是中國作為多極世界中一極的政治分量之所在。另外,中國作為政治大國,還表現在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的成熟,中國人民對內對外的政治自信心,中國領導人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尊嚴,反對外來幹涉的鬥爭勇氣、膽識和政治意誌,是形成中國政治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
總之,中國的大國地位絕對不是誰對我們的恩賜,而是中國日益強大的結果,是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結果。
(二)中國的國際地位與作用
20世紀80年代末,一位西方國際問題專家評論中國的國際地位時指出:“中國在世界政治中的崛起是迅速的、史無前例的。所謂‘迅速’,是指中國在短短三十年內已在國際體係中心戰略平衡中成為一個重要角色,且為世界所公認。所謂‘史無前例’,是指中國是獲得這種地位的唯一發展中國家。”這位專家還指出:“擁護中國的人趨於誇大中國的力量;而敵視中國的人則有意貶低中國的力量。”不管是誇大還是貶低中國的力量,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占據著相當重要地位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1)中國在國際戰略平衡中居於特殊地位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就以獨立自主的政治大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
長期以來,新中國既沒有因美國的孤立、威脅、封鎖而動搖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的決心,也沒有因同蘇聯結盟而喪失自己的獨立自主性,而是在兩大陣營的尖銳對抗中成功地維護了國家獨立和安全,並在國際戰略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被超級大國認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這正是中國國際戰略力量的重要標誌。冷戰結束以後國際形勢的發展更是表明,在許多問題上,美國仍離不開中國的支持和配合。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聯合國的職能機構安理會擁有最後否決權,美國也不可能無視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中國是一個軍事大國,美國在許多地區特別是亞太地區問題上需要中國的合作。這說明中國在國際戰略平衡中居於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