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正確(1 / 3)

下午五點,方明準時到了學園區的巨石體育場。

巨石體育場人山人海。

原本來此觀看這次挑戰賽的人不應該有這麼多的,但是楊宇的確是十分聰明,有敏銳的洞察力,他的第二套功法雖然卡的很厲害,腦子倒是不差,在功法卡的時候,把能力運用到了其他方麵,倒也是一個人才,可惜他的做法太過,讓頗有本事而且心中有杆正義之稱的張震倒向了方明,結局就已經注定了,無論今次的這場挑戰誰輸誰贏,他都將是一個敗者,若是他的黑手還被抓個現行,就是鐵證如山,這輩子在新華夏的光明路途就徹底走完。

末日浩劫之時,秩序崩潰,世界大亂,各種慘事讓新華夏對於這種事情深痛惡覺,一旦發現就會嚴懲,甚至動用死刑,絕不姑息。

方明在曙光附中二年一班的修煉室修煉了四天四夜而活蹦亂跳,在泉州基地市的學園區引起軒然大波,而後又覺醒治愈係天賦,被傳為一段佳話,此時方明的傳說還未停歇,餘波未了,楊宇正是看準了這個時機,想要搞點事出來,踩著方明一家人的屍骨為他的未來做養料。

其實楊宇做的沒錯,在末日浩劫的時候很多的凶人都是如此起步的,若是在末日浩劫之中,他或者真的能夠成為一方豪強,可惜,現在是新華夏,若是這麼亂搞還沒人懲罰,新華夏有沒有重建,有何區別?幹脆繼續末日得了是不是!

就是因為是新華夏,現在的人更需要公正公平以及安定,楊宇的行為才不能夠容忍!在和平的世界,這是犯罪!

方明清楚的知道,張震把楊宇的一係列行為錄像錄下來,並且十分驚豔的拿到了錄音這種行為,意味著什麼。

張震平素和楊宇向來是保持良好關係的。

張震如此做,顯然是想要在方明身邊取得足夠的信任,證明他更加有用。

的確,如果沒有張震的這些證據,方明即便想快速的洗脫栽贓和汙蔑,都是一頭狗血,被麻煩纏身。

那麼張震為什麼要倒向方明呢?

方明想起了放在家中抽屜裏的新華夏龍組預備資格證書A級評價證明。

這就是原因了。

新華夏後的這一代人,目的性是十分強的。

如果有絕對壓倒性的好處,他們會立刻放棄原有的一切,孤注一擲,拚搏出一個未來!

對於張震這樣,看到方明獨居一室都會羨慕和感歎的窮苦二代來說,在看到方明的資格證書的那一瞬間,他就知道應該怎麼選擇了。

換言之,這是張震的投名狀。

但是方明還是有一點疑問,他不敢過分的依靠張震。

雖然張震幫了他一個很大的忙。

但是通過這件事情,方明是很警惕的。

這一次,張震看到方明的資格證書,而果決的放棄了楊宇,倒向方明,若是下一次,他遇到A+評價資格的人,他會不會也倒向別的人?

方明甩了甩頭,忽然露出微笑。

相比一個你很熟悉的人,你要下到多大的決心,擁有多大的不滿,才會決絕的倒向原本你並不看好的人呢?

方明想通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隻要他不負張震,對得起這個朋友,做的事情也厚道,張震就不會背棄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這杆秤叫做“良心”,楊宇的作為一定是讓張震十分失望,才會如此,說不定還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否則張震怎麼會倒向方明?他們平時雖然沒什麼交往,卻也算是朋友,沒道理突然倒戈。

方明隻是越來越大的進行著轉變,如果說原本他的行為沒有目的,沒有賦值,而現在,他就是一個有目的,給行為賦值的人,並且盡可能的把賦值精確,以更好的應用而已。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

通過楊宇說他是大傻子而別人全部都相信的事情,方明知道了,在新華夏的現在,像他原本那樣行為沒有確切目的性,沒有賦值的行為,即便他再三去強調他沒有別的用心,別人也不會相信的,人們習慣於給某個行為進行一個定性,比如對自己有利益有照顧的人,就是好人,對自己有損害有傷害的人,就是壞人。同樣,方明的善舉原本隻是他意念覺得應該那麼去做的一個沒有賦值的事情,很本能很自然的去做。而人們看待方明的善舉,本來也沒有賦值,楊宇卻給方明的善舉進行了一次賦值:大傻子。

自那以後,方明想了一年,隨後有所轉變也是合乎情理的了,他的蛻變是:與其等到別的人給自己的行為進行不確切不恰當的賦值定性,倒不如我自己先強調了,你講究什麼我就強調什麼,這樣你就能理解我,前路一起走。

比如給張震三人靈藥,方明原本隻是本能的想要幫助他們,但是方明給了這個行為一個賦值:我們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我們想要衝到高年級去,就需要抱團,分享資源,這是我的資源……

把原本單純的行為,自己賦值,這樣別人就不會誤解,而去對這個行為說三道四進行扭曲而傷害到自己了。

而且這樣別的人也能理解你的和常人無法溝通的行為舉動,做一個他們能夠理解到的理解,覺得你可以相處,而和你建立友誼。

這是方明的一種自我保護,形勢如此,不得不如此。

方明走到巨石體育場內,看著空前熱鬧的場麵,長歎一口氣。

如果他沒有得到智腦,楊宇將會是他一生的對手,這是不得不麵對的現實。楊宇比他要聰明的多,想的更加久遠,不得不佩服,但是楊宇的手法是他十分厭惡的,竭盡所能的阻斷別人前進,斷路,無所不用,甚至禍及家人。

但是遠了去想,如果方明沒有得到智腦,那麼二十年後,如果他和楊宇都足夠努力,仍舊會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抬頭不見低頭見,即便不在一處地方工作,也是不相伯仲,可為什麼不能成為朋友呢?

“為什麼不能成為朋友呢?”方明長長一歎,即便是很多年後,他們也未必會成為敵人啊,為什麼楊宇非要跟他過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