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服務”的戰略思考(4)(1 / 2)

人才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市場誠信體係是軟件與服務外包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建設方麵,大連市注重通過學曆教育、崗位培訓、國內外招聘三種渠道獲得人才,目前大連市的軟件學院也已經發展到6所,普通高校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24所,中等職業學校116所(含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等)。其中,18所高等學校設有計算機和相關專業,40所職業中專設有IT專業,近200個進行IT人才培訓的社會力量辦學機構,構成了高、中、低三個層次的軟件和信息服務人才培養體係,同時IT人才培養突出了“訂單式”特色,人才的適用性強。

2007年,無錫建立了7個市級人才培訓基地,全市全年新增培訓軟件及信息外包人才5000餘名,初步形成了規模化、多層次、多元化培養人才的新局麵。另外,大連、無錫都重視抓好知識產權保護和社會誠信體係建設,推進企業開展CMMI 認證等工作,努力優化服務外包的發展環境。

7.3.2大連、無錫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的啟示

如果從目前我國承接軟件與服務外包的規模來看,它還算不上一個很大的產業,但為什麼成為許多城市爭奪的“焦點”產業呢?顯然不是爭取“國家服務外包基地”的“牌子”掛一掛,主要是認準了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的獨特作用、市場前景,以及帶來的“倍增”效應和長遠的經濟社會效益。

1.要充分認識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切實增強推進軟件與服務外包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吸納就業(特別是大學生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一致。要充分認識到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對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先進製造業、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1)是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管理和技術,提高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技術、人才和創新主體的發展對創新型城市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發展服務外包,一方麵能夠更多集聚信息技術人才;另一方麵,增加國際合作和交流的渠道,盡快學習到跨國公司先進的管理、技術,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是做大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產業結構中,服務業所占比重偏小。以信息技術服務和業務流程服務為主的服務外包是一個新型的麵向國際國內市場的現代高端服務業,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能夠較快地擴大服務業規模,提升服務業的層次,從而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進程,實現“中國製造”到“中國服務”的轉變。

(3)是推動製造業改造升級,打造先進製造業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傳統製造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仍然較大,但存在規模較小、技術裝備較為落後、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等突出問題,麵臨產業改造升級的緊迫任務。大力發展服務外包,通過培育一批成熟度較高的軟件與服務外包企業,不僅能夠承接離岸外包業務,而且能夠為我國製造業提供配套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支撐,提高製造業的競爭能力,促進製造業的升級發展。

(4)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抓住了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取得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特別是加工貿易增長較快,占有較大的比重。這種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帶來了資源和能源消耗大、環境和生態成本逐漸加大等一係列問題。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有利於我國抓住以服務業為核心的國際產業轉移的新機遇,促進外貿發展方式由加工貿易向服務貿易的轉變,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打開吸引外資的新局麵,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但從軟件與服務外包發展來看,與大連、無錫等基地城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①離岸軟件與服務外包的規模比較小;②園區載體的規模差距很大;③軟件與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④規劃、政策和服務體係有待完善;⑤軟件與服務外包人才缺口較大等。因此,應清醒認識到,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任重道遠,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加快推進。

2.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科學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

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既要學習借鑒大連無錫等基地城市的經驗,又要基於各個城市的實際情況,著眼於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自身潛力,選擇科學的發展路徑。以寧波為例,寧波的外貿經濟、港口物流優勢、信息產業迅速發展、製造業發達等優勢有助於寧波市科學發展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