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劉明宇、芮明傑:《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現代產業體係的構建模式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5期。
612 劉明宇、芮明傑:《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現代產業體係的構建模式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5期。
613 劉林青、李文秀、張亞婷:《比較優勢、FDI和民族產業國際競爭力——“中國製造”國際競爭力的脆弱性分析》,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8期。
614 唐根年、管誌偉、秦輝:《過度集聚、效率損失與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研究》,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11期。
615 王業強、魏後凱、蔣媛媛:《中國製造業區位變遷:結構效應與空間效應——對“克魯格曼”假說的驗證》,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7期。
616 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國產業升級的大國雁陣模型分析》,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617 範劍勇、石靈雲:《產業外部性、企業競爭環境與勞動生產率》,載《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618 王發明:《創意產業集群化:基於知識分工協調理論分析》,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6期。
619 胡霞、魏作磊:《中國城市服務業效應實證分析》,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8期。
620 唐根年、管誌偉、秦輝:《過度集聚、效率損失與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研究》,載《經濟學家》2009年第11期。
621 朱英明:《區域製造業規模經濟、技術變化與全要素生產率——產業集聚的影響分析》,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0期。
622 喬均、施建軍:《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互動發展研究評述》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11期。
623 馮泰文:《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製造業效率的影響——以交易成本和製造成本為中介變量數量經濟技術》,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3期。
624 路紅豔:《生產性服務與製造業結構升級——基於產業互動、融合的視角》,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9期。
625 幹春暉、鄭若穀:《中國工業生產績效:1998-2007——基於細分行業的推廣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的分析》,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6期。
626 袁堂軍:《中國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研究》,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6期。
627 幹春暉、鄭若穀:《改革開放以來產業結構演進與生產率增長研究——對中國1978-2007年“結構紅利假說”的檢驗》,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2期。
628 徐圓:《國際R&D溢出、產業間貿易流與中國製造業生產率》,載《經濟科學》2009年第3期。
629 李春頂:《中國製造業行業生產率的變動及其影響因素——基於DEA技術的1998-2007年行業麵板數據分析》,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630 魏守華、薑寧、吳貴生:《內生創新努力、本土技術溢出與長三角高技術產業創新績效》,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2期。
631 都陽、曲玥:《勞動報酬、勞動生產率與勞動力成本優勢——對2000-2007年中國製造業企業的經驗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5期。
632 劉海雲、唐玲:《國際外包的生產率效應及行業差異——基於中國工業行業的經驗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8期。
633 餘典範、幹春暉:《適宜技術、製度與產業績效——基於中國製造業的實證檢驗》,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10期。
634 楊青青、蘇秦、尹琳琳:《我國服務業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635 郭國峰、鄭召鋒:《我國中部六省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評價與研究》,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5期。
636 楊青青、蘇秦、尹琳琳:《我國服務業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637 楊青青、蘇秦、尹琳琳:《我國服務業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638 楊青青、蘇秦、尹琳琳:《我國服務業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的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2期。
639 原毅軍、劉浩:《中國製造業服務外包與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5期。
640 李世祥、成金華:《中國工業行業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基於非參數前沿的實證分析》,載《財經研究》2009年第7期。
641 唐玲、楊正林:《能源效率與工業經濟轉型——基於中國1998~2007年行業數據的實證分析》,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0期。
642 龐瑞芝、胡均力、白雪潔:《經濟轉型期間中國工業增長與全要素能源效率》,載《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3期。
643 王國剛:《中國銀行體係中資金過剩的對策分析—三論資金流動性過剩》,載《財貿經濟》2009年第3期。
644 胡誌浩:《金融危機中的流動性變化及其管理》,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4期。
645 張五六:《經濟轉型期通貨膨脹的運行特征及形成機製研究述評》,載《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09年第6期。
646 楊繼生:《通脹預期、流動性過剩與中國通貨膨脹的動態性質》,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1期。
647 劉弘、薑國麟:《我國通貨膨脹成因解釋的理論模型選擇與實證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1期。
648 王國剛:《物價變動並非總是貨幣政策的函數》,載《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10期。
649 張蓓:《我國居民通貨膨脹預期的性質及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載《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650 趙文哲、周業安:《基於省際麵板的財政支出與通貨膨脹關係研究》,載《經濟研究》2009年第10期。
651 魏強、陳華帥:《關於我國央行獨立性與通貨膨脹的研究》,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9期。
652 張鴻武:《中國通貨膨脹與產出缺口變異性替代關係的研究——基於雙變量GARCH模型的分析》,載《統計研究》2009年第12期。
653 何光輝:《中國CPI與PPI的結構與動態作用機製研究》,載《經濟科學》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