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煙雨江南千裏佩劍 第二十八章 煮酒論江湖(1 / 2)

“我嘛,自打出了師門就去了姬府給他當護衛,一直到現在,也沒跑過江湖,想來算不上太厲害,充其量和令尊的修為差不多吧。”司馬天下巴朝著姬無玉一揚,說得好像真的一樣。

“司馬兄年紀輕輕修為便能夠臻至化境,想來也有遠離江湖紛爭,專心潛修之故,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司馬兄的武道所見定然高人一等,不知是否可以指點指點小女子。”楊巧靈一聽司馬天已是臻化境了,不由見獵心喜,開口便請他指教,十分直接。

“這個,自然!我們身在大周,就從大周說起吧。”司馬天瞅著楊巧靈撲閃著眼睛直勾勾地看著自己,暗暗一挺腰,一收臀,一副為人師表的模樣道:“我大周武朝軍勢強盛,兵鋒所指,四鄰八方望而生畏,這裏頭不是沒有原因的。大周的供奉宗門一一天樞,一直都在為軍隊源源不斷的輸送不凡的戰力,修行者,陣法,丹藥甚至是兵器,當然,他國的供奉宗門也都是這樣,不過沒有天樞做得好。

天樞如此為軍隊出力,可不是幹白活的。軍隊裏通過層層篩選而出的頂尖好手,地方上偶爾被發現的天縱奇才,整個朝廷人力物力搜羅來的煉藥靈草,鑄兵礦物,甚至是各種偏門典籍通通都進了京城裏那棒槌一樣的大黑塔裏。現在這江湖上的修煉功法多半都是從那裏流出的,所以走的幾乎都是修劍之道。

未入修行進境時,你揮一劍就是一劍,劍長三尺便傷不了三尺開外的人。初入通靈鏡,手中之劍便與你心生感應,以前你揮一劍的功夫現在能夠揮上七八劍,劍鋒渴血,殺敵之前千變萬化。再入臻化境,揮劍速度更快,罡風聚散,劍氣縱橫,隻要真元不枯竭,戰場殺敵對付普通兵士就跟切菜似的。接著便是入道境,初窺天地靈氣,天分好點的能開始感受到些許的牽引氣機了。手中之劍可隨心意飛馳,瞬息斬落人頭,但本命之劍不能為人所攝,否則反而會受製於人。一入道湧境,天地靈氣皆為我所用,劍意已成,別說是一把劍,就是手持一根爛木,麵對一幫入道境的也能一齊捅個通透,摧枯拉朽。

至於超凡境的劍修,劍已有靈,聽說能夠自主對敵,便像是憑空多了一個幫手。還能夠乘風禦劍,很是威風。我看過典籍上記載著以前一位超凡境巔峰的大劍修曾經橫掃天下宗門,一把名劍當頭開路,兩手劍氣隨身,所到之處溝壑縱橫,擋在他麵前的高手就像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

楊巧靈聽得有滋有味,絲毫沒注意天色已然漸漸昏暗,依舊興致盎然,見司馬天停下不說了,急忙追問道:“還有呢?還有呢?”

“呃,除了我大周武朝的劍道,還有南魏武尊山的武真一門,他們修的是純粹武道,以武證道,講究唯快不破,唯力不破。雖然他們也使兵器,但對敵時的優勢主要還是體魄生機上的強大,聽說現在的當世第一人武尊能用兩指輕易夾住劍意已成的飛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西夏那邊的供奉宗門自稱聖教,具體修的是什麼路數我也不是很清楚,北燕的輪回宗我倒是了解一點,就是一群整天神神叨叨的和尚,平日裏慈眉善目地總和你盡說些聽不懂的話,還美其名曰偈語。講什麼大慈大悲,一旦真要是惹惱了他們,他們又會嚷嚷著除魔衛道,下手毫不手軟。最後還有北麵的胡庭,隻聞其名,從沒見過他們那裏來的修行者。我知道的也就這麼些了。”

楊巧靈見司馬天說得口渴,摘下儲水袋灌了好大一口,才驚覺天色已晚。又有些歉意地開口道:“今日有勞司馬兄一番指點,小女子受益匪淺,不過現在天色不早了,得找個地方休息整頓才是,我這邊還有多出來的帳篷,若不嫌棄,便拿去用吧。”

“好呀好呀,不過楊姑娘你能不能別這麼客氣,既然我說過今日的衝突不計較了便不會再放在心上,那些場麵話你說這累我聽著也累,司馬兄司馬兄的聽著還不如直呼我的姓名來得順耳。我也來學學一些江湖人習性,直接叫你巧靈了,江湖人嘛,要直爽。”司馬天眼珠子咕嚕一轉,借機套近乎道。

“啊?這個……好吧。”楊巧靈不曾想司馬天對她的恭維話語並不喜歡,爹爹和那些前輩高人,每次聽著這些吹捧不都是眉開眼笑的嗎?她心有不解,卻還是答應下來。倒是身邊的小婢巧芳十分狐疑地打量著眼前的青衣護衛,感覺有種說不出來的怪異。

暗夜將至,楊巧靈在官道附近找到了一處較大的地方停駐人馬,七八輛鏢車被聚在一起綁上鐵鏈套上繩索固定成一塊整體,二十幾個鏢師武人的帳篷分立在它的周圍,楊巧靈和巧芳從官道旁的林子裏尋來了不少生火的幹柴燃起火堆照亮視野。發現姬無玉三人在鏢隊的對麵,官道另一側的空地上也立起了兩個帳篷,此時司馬天不見蹤影,隻剩下手裏把玩著一隻兔子的白衣公子,還有兩手拿著火刀火石正對著一小堆擺的齊整的柴火嚐試著生火的小婢女。楊巧靈吩咐眾人輪流放哨,依次吃食。自己卻是來到鏢車前縱身一躍,登高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