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1章 另一場售賣會(4)(1 / 2)

機械切割,已經出現了數百上千年。

從最原始的金屬鋸齒,到後來的電動鋼鋸,從簡單的半自動車床,到如今的全自動化機械體。人們見證過的奇跡數之不盡,在機械切割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項記錄。

這項記錄或許是切割速度,或許是切割形狀,又或者是工作持續時間。

不知道為什麼,人類對“破記錄”這種行為,有異常的偏好。哪怕破掉記錄的人,和他們完全無關,人們也會覺得很興奮。

手工雕刻界,嚐試使用機械來創作的並不在少數。但是,機械切割的速度太快,他們很難完美的控製切割手臂,來切出自己想要的形狀。

如果把切割速度放慢,倒也可以達到,但那樣的話,反而不如親手拿刻刀來的方便快捷。

所以,用機械來雕刻的人不少,能做好的不多。而使用超大型機械進行雕刻的,林木木是前無古人。

區區十二分鍾,雕刻出整整一千個完美橢圓形。

也許有人認為,這種橢圓太小,所以時間才會那麼快。但是請不要忽略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林木木能達到這麼快的速度,是因為他同時操縱了一百二十個微型切割手臂。

這不光是對手速有要求,對人的分心操控能力,更有近乎變態的限製。

能做到這一點,得益於提前做好了細節剖析。本能已經完善了每一步所需的步驟,林木木要做的,就是把手速提高,然後把操控鍵按固定的順序敲擊一遍。

實際上,這種大型的特殊機械,往往需要數個甚至更多工業大師級的人物互相配合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人力有窮盡,奈何林老師不是人。

當一千個橢圓雕刻出來後,林木木一邊使用中型切割手臂在銜接處勾勒出一根根線條,同時,他又用那些微型切割手臂在橢圓形的四周挖勾戳剔。

橢圓形的四周,很快被清理出一個又一個大坑,它們的底部,隻剩下大約兩毫米左右的細條木材做支撐。

如果把這些橢圓放大了看,它們就像屹立在山峰上的飛來石。

做好這一切後,林木木又動用微型切割手臂,開始雕出一個又一個幾十厘米大小的圓形。

這些圓形並不多,幾十個而已。它們被一千個橢圓形籠罩著,如繁星拱衛的圓月。

從整個作品的最上麵來看,一千個橢圓加上幾十個圓形,看起來就像星圖一般充滿奧妙感。這種排列順序,一定是經過非常謹慎的思考才定下來的。

到這個時候,人們以為,可以不用再驚歎林大師的機械操控能力了。但很快,他們發現自己又錯了。

當幾十個圓形雕出後,林木木竟然動用了更加細微,達到納米級的超微切割手臂。這種微小到極點,已經無法用肉眼看到的切割手臂,幾乎不會發出什麼聲音。

人們通過放大一百倍的圖像,也隻能看到那些橢圓上,像被螞蟻慢慢啃噬的蘋果,一個個小到極點的空洞逐漸出現。

這……這是要進行超精細的微雕?

人群中,一陣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