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宮內燈火通明,回廊內外盡可見穿行於中卻井然有序的宮女和太監,見到嫻妃一行均下跪行禮,嫻妃隻笑著點點頭作罷。卓槿一路行來卻有些失神,曾幾何時自己也梳妝好陪著母親去右齊國皇宮內赴皇祖父的壽宴,那時候一切剛好,有大哥的縱容、母親的溫柔、父親的嚴厲。她一直以為世事會一直如此靜好,沒想到母親卻不在了,但卓槿知道那些愛早已化成種子在心內生了根發了芽,長成現在的參天大樹。母親,我很好,你在天上還好嗎?
不覺中已經到了萬華殿,嫻妃一身水紅花韻雲錦宮裝,並無過多繁麗的裝飾,卻自有一股能教人沉醉的味道。嫻妃總能把簡單大方的衣裙穿出華美精致的感覺,一方麵是書香世家養成的優雅,一方麵也是榮寵的自信。比起先到的穿的花圖錦簇的嬪妃,嫻妃反而顯得如出水芙蓉般讓人賞心悅目。卓槿不得不承認嫻妃是聰明的,看著她溫婉得體地含笑叫眾人起身,卓槿想哪怕以後走了對她也是放心的。
嫻妃剛至,就聽見司禮太監在殿外尖著嗓子大聲唱道:“皇後娘娘駕到!”
眾人頓時跪倒,口呼:“皇後娘娘吉祥!”
一個溫軟卻又有幾分威嚴在內的聲音適時響起:“都平身吧,今日是家宴,不必這麼拘謹。”眾人道謝起身,為皇後讓道讓皇後先行。皇後在走過嫻妃身邊時忽然停下來,她看著嫻妃,一張精致的臉上是恰如其分的笑容:“嫻妹妹今日穿的這身水紅讓人一瞧都覺得舒心,也難怪皇上這麼喜歡你。”
或許皇後在**中很是有幾分賢德之名,從不幹政,對旁的嬪妃也一向寬容照顧。可是嫻妃卻明白皇後並不是什麼善於之輩,能夠入主**十幾年卻仍無一人封貴妃,妃位的也隻她嫻妃一人,怕是不像大多數人看的那麼簡單。心裏這麼想著,麵上卻不露出分毫來,嫻妃低著頭笑說:“娘娘又取笑臣妾了,臣妾不過是來坐陪的,自然是穿的簡單點好。”
的確,和皇後的一身正紅色鸞鳥朝鳳繡紋朝服來說,嫻妃實在顯得簡單點。皇後看看嫻妃,笑了笑
:“也是。”說罷,便再也不看嫻妃,轉身走了。
旁人或許不懂,卓槿卻知道,皇後應是恨著嫻妃的分寵的。若是真賢德,並不會特意提醒嫻妃所穿是水紅色,宮中隻有皇後配用正紅色,她是在警醒嫻妃再得寵也不能越過皇後去。隻可惜,嫻妃並不似以往得寵的嬪妃般得意忘形,始終慎言謹行,沒有讓皇後尋到錯處。
皇帝是同著老親王一起來的,由此也看得出皇帝對於這位同父異母兄長的敬愛。當今太後是皇帝的養母,其生母是一個體弱多病的貴嬪,產子時因大量出血而亡故。先帝便將孩子交給了現在的太後撫養,太後亦不負所托,一視同仁地悉心教導。待到決定諸君時,太後所養的兩個皇子因為才華超群成為了熱門人選,太後卻支持先帝選了現在的皇帝,原因是老親王適合輔政卻不適合主政。老親王也由此將重心轉到了沙場,成為震懾一方的常勝王,因為這皇帝更加敬重太後和老親王。本來像今天這樣的家宴太後也是要出席的,隻是先帝去後太後常在霧雲寺吃齋向佛。
皇帝同老親王落座後,家宴才算開始。
一陣悠揚悅耳的古樂伴奏中,一群二八年華麵貌姣好的侍女魚貫而出一一敬獻君山銀針。而後又有一群麗人敬奉點心:杏仁佛手、合意餅、茶食刀切、香酥蘋果。擺定後再上龍鳳擺金攢盒龍盤柱,虎皮花生、怪味大扁、奶白葡萄、雪山烏梅、蜜餞蘋果、蜜餞桂圓、蜜餞仙桃、蜜餞青梅一一而上,其間有條不紊,隻聽得樂聲悠揚動聽。
這隻不過是飯前點心而已,皇家一向奢華而講究場麵,縱是家宴也不會隨便了事。點心上完後,皇帝舉杯起身,眾人也迅速起身。皇帝正處在風華正茂時,多年的帝王生涯使得他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讓人心生敬畏的帝王霸氣,他舉杯四視,然後緩緩開口:“今日是家宴,宴請為大陳國立下無數功勞的禮親王及剛從邊關回來的小親王。朕先敬兄長一杯。”說罷,舉杯先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