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因為良昭儀的事到底還是有些風雲暗湧的味道了,連升四級,加上皇上夜夜親身探望,良昭儀的風頭一時無人能比。皇帝的膝下兒女並不多,公主尚有七八個,但是皇子中大皇子早已夭折,隻剩下皇後所出的二皇子,所以皇帝對良昭儀這次可是抱了莫大的希望。宮中傳言良昭儀若是生子必封為貴妃。可是皇後仿佛並沒有察覺到這巨大的威脅,反倒同良昭儀親厚起來,時常在例行的早安中溫柔親切的向良昭儀講述一些她懷孕時的經驗。
卓槿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皇後一向自矜出身高貴,雖然表麵上在宮中造成了待嬪妃寬厚的假象,但實際上卻是看不起出身不高的妃嬪。更何況良昭儀更是比嫻妃實實在在的威脅到她,她為什麼費盡心思去照顧良昭儀?皇後說是盡**之主的責任,卓槿不信;皇帝稱讚她有大家風範,卓槿也不信皇後是為這幾句誇獎去的。
不知為什麼,心裏總是隱隱的有不安在躁動,像神話中被封印的上古凶獸要掙脫了似的,卓槿心裏很怕,卻不知在怕什麼。
良昭儀的恩寵一日勝過一日,皇帝一月中有半月都去她宮中看望。以前皇後和嫻妃所形成的平衡徹底被打破了,宮中的嬪妃以前壓抑的或多或少的不滿也在冒頭,宮中這些天的風言風語明顯多了。
嫻妃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仿佛**中將起的風雨與她無關。嫻妃的恩寵雖被良昭儀比了下去,但到底還是算得上受寵,皇帝還是時常召嫻妃用膳,一月中也有幾天傳召嫻妃侍寢。皇帝大概真如嫻妃所說,喜歡她這不爭不搶吧,可是他卻不知道這賢惠溫良下是心如死灰的蒼涼。
前線此時卻傳來了第一份捷報:先鋒陳琛在雪關山大挫安臨國來犯之軍,殺敵一萬,聲振敵軍,這無疑又是陳琛軍旅生涯中濃重的一筆,他終於成了一員真正的大將。捷報傳來,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歡欣鼓舞,街頭巷尾均在熱議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天才將軍。
陳琛也不知托的哪裏的極詭秘的人,借著回宮報喜的便利給卓槿也帶了一份禮物,卓槿想不收,她心知收下便是默認了陳琛,而她現在根本沒心思去想,這些天心中的惶恐日漸加深。可是來人一個硬打硬的人,聲稱若是卓槿不受下完成不了小親王的托付他隻能自裁,卓槿相信素以軍紀嚴明的驍林軍將士做得到。
她最終還是收下了卻一直沒有打開看,那個包裝很精美的錦盒在月光中靜靜地待著,卓槿睡不著,猶豫再三還是打開了。盒裏是一對銜珠木槿翡翠珠花,在月光中發出淡淡的光芒,卓槿拿起這雙做工極講究的珠花,看得出珠花不僅材質極其上乘做工也是極致,花瓣栩栩如生很是動人。卓槿看了這對珠花良久還是沒有拿起來,蓋上盒子細細地將它收好了。
良昭儀因為雪關山大捷愈發受寵,皇帝認為良昭儀這胎乃是吉祥的征兆,卓槿對此很是不屑一顧,前方戰士浴血奮戰用生命和熱血來捍衛國土,陳琛的輝煌一役在你眼裏居然還有幾分沾了良昭儀福氣的功勞。以前對皇帝不覺得什麼,現在卓槿竟有幾分覺得皇帝是昏君的感覺,他這樣遲早會寒遍前線將士的心。
激動過後,卓槿又想起自己為什麼要忿不平?為陳琛不平?她笑笑,為什麼呢?她閉上眼睛,腦海裏也還是浮現出那張傲氣冷峻的臉,迎著夕陽的餘暉他逆著光說卓槿我喜歡你。那一刻,心好像漏跳了半拍,卓槿不再去想,她,不願深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