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誰是槍手8(1 / 2)

隊在香港的比賽正在進行,今是賽程的最後一。

由呂昭領隊的刑偵隊的幹到了體校,他向校長明了情況之後,將槍彈庫裏留存的口徑步槍包括老舊槍支全部取走了,開始著手彈痕的檢測與鑒定。這是經過反複權衡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如果真的在長槍中檢測出與涉案子彈相匹配的槍支,那麼,秀山湖槍殺案的偵查方向將發生的巨大轉變。

隊還有部分槍支隨隊在香港參加比賽,但龔明和呂昭商量過後,決定不再等待,分批進行檢測。先將留在體校的槍支進行檢測鑒定隊回來後再對未經檢測的槍支進行鑒定。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卻越來越緊張。我之所以緊張,是因為王平身上的嫌疑似乎在逐漸增大。

最早,我對金原的懷疑是那麼的堅定,在隨後的調查當中,金原身上的疑點也越來越多,可奇怪的是,這些疑點似乎都在暗示我們,金原並非真正的槍手。如果金原不是槍手,那麼,槍手勢必另有其人,而這個人,極有可能不僅僅槍殺了師海,更有可能為了轉移的視線再次作案,槍殺了金原,並將金原的死偽裝成一起畏罪自殺!

就在對金原的調查陷入困境之時,王平卻開始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每每想到槍手可能是王平,心裏就會不自覺地抽動,有點恐慌、害怕與擔憂。

平時,老舅總是我的過於軟弱,太婦人之仁,以致在工作中錯過了很多有價值,又能吸引讀者的新聞,譬如去年秋我親身經曆了的架子山野營墜崖事件。他甚至認為我並不適合做記者這一行,因為我缺少做記者所必須具備的冷酷無情。我不想與老舅爭執,這樣的爭執往往沒有結果,誰也服不了誰。隻是在我的內心,我把我的這些弱點,歸納為是我的善良與同情心。在我的理解裏,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同情心,就如同地萬物失去了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她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最基本的元素。

現在,我對王平,又有了這樣的感覺。我甚至在心裏暗暗地希望不要在隊的長槍裏查出與涉案子彈匹配的槍支——我並非不想找出真正的凶手,而是我不願意看到最終的結果是,槍手就是王平。

這看來是多麼矛盾的想法,可偏偏,這想法就是這麼固執地占據著我的腦海。心裏的這種想法,是因為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我很清楚,王平是個好人,挺好挺好的人,而且,他也是我的師父。

不管如何,我隻能等待,等待對槍支的檢測結果出來,否則,我所有的擔憂與恐慌,都是沒來由的庸人自擾。

苦思無果,苦等時長。兩後,我幹脆離開賓館獨自去了老向那裏。老向是個睿智的長者,有豐富的刑偵經驗,也有豁達的人生態度,與他交流,是種美妙的享受。

老向跟我講起一件事,這件事是昨才被得知的,呂昭並沒有告訴我。

紫江是湖南的四大江流之一,她由西北向東南橫貫整個益市。江上有很多沙洲,有些沙洲平時隱藏在江水之下,隻有在枯水季節時才會露出江麵,成為人們野餐露營的遊玩之地。

益市西北郊的一個沙洲,出現了狀況。這個沙洲比較高,除非水位異常,一般都不會被完全掩沒,所以,有市民在沙洲上種了些南瓜,不是為了種菜謀生,隻是出於好玩。種下南瓜之後,並沒有去打理,任由它們自生自滅,如果偶爾回到沙洲上遊玩,能采得幾個,也算是意外的收獲。所以,去年秋成熟的南瓜,有些到現在還沒人去采,依然金晃晃地躺在沙洲上。

昨接到市民舉報,沙洲上的南瓜,被人用槍打了!當地派出所將這一情報趕緊通知了市局,呂昭聽到與槍支有關,馬上就帶隊前往調查,這一調查,果然有了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