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戰場的工作也非常的重,凡是受傷的士兵,秦風都派人將傷員送回楊青雲大軍軍營之中接受醫治,至於陣亡的士兵,則集中起來火化之後再將骨灰帶回去,即使是死,也要讓他們能夠回歸故土,而不是埋骨異國他鄉。
但凡是陣亡的士兵,都要把他們帶回東華,這是楊青雲在出關之前,秦風對他說的,而他也把秦風的建議當成了新的軍規,在全軍實行,而且還得到了廣大士兵的擁護。
清理過戰場之後,此戰的戰果也統計出來了。東華軍隊傷亡隻有兩萬人不到,而蘇克蘭士兵的屍體足足有十五萬左右,也就是說羅雲城出來的這支主力大軍,隻有不到兩萬人逃了出去。
此戰不但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更是起到了突然性的效果,因此才能以極小的代價消滅了這股敵軍。
秦風這邊的戰鬥開始的時候,羅雲城外的楊青雲大軍也對羅雲城采取了行動。
就在楊青雲領著十萬大軍出現在羅雲城的城牆之下的時候,羅雲城之中留守的士兵與及城中的百姓才發現城中的軍隊已經消失無蹤,就連城主中的人員也都人去樓空。
全城加起來才一千多人的軍隊,在麵對城外東華的十萬大軍的時候,很明智地選擇了掛起了白旗,大開城門,向東華軍隊投降了。
投降的軍民並不認為這是他們的錯,而是他們的地頭上司拋棄了他們,讓他們置身於敵人的屠刀之下,這使得他們感到非常的心灰意懶,隻有投降或者才能換得生存的機會。
楊青雲率領著兩千的重裝騎兵率先從羅雲城東大門整齊地踏了進去,跟著進城的還有兩萬的軍隊,其餘的大軍則繼續在城外軍營駐紮。
看到整齊地踏進羅雲城的重裝騎兵,不輪式羅雲城投降的士兵還是普通的百姓,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東華軍隊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無形的壓迫感是非常強烈的,那一股令人心寒的煞氣,連觀看的蘇克蘭百姓都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了。
麵對這樣強大的軍隊,在想想自家隻會逃跑的蘇克蘭軍隊,羅雲城中的百姓的心裏隻感到無奈和悲哀,要是羅雲城也有這樣強大的軍隊,又怎麼會落到如今向敵人投降的下場?
進入了羅雲城之後,楊青雲便下令手下的軍隊替換原有的蘇克蘭軍隊,負責四處城門與及城中重地的安全。然後便召集羅雲城中僅剩下的蘇克蘭軍官和城中名望較高的百姓到城主府中議事。
楊青雲當著羅雲城中眾人的麵宣布,羅雲城中的一切除了軍隊和城中的主導權之外,百姓的一切都和之前的一樣。東華軍隊不會剝奪他們的任何財產,也不會限製他們的人身自由。
對於楊青雲的安排,羅雲城眾人除了感到不可思議之外,更多的是感到開心,因為他們的財產和生命都得到了保障,這已經是他們所能希望的最高的希望了。
隨著羅雲城之中的一切在按照楊青雲的安排進行著的時候,秦風派回來報告前方戰況的士兵也回到了羅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