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欠債還債(1 / 2)

“那陳豐要倒黴了吧?”左臂中的李信突然開言問道。

“嘿嘿,你也猜到了!”周羊兒在心中笑嘻嘻的開口道。當年老道講這故事時,說到這一段,周羊兒便也猜到那陳豐要倒黴了。

“我可不是猜的!做任何事,無論善惡,皆不可心有牽絆,一旦有了掛礙,便不是善惡而是累贅了,那陳豐盜走老僧的金子,看起來是錯,但他用這筆銀子不僅保住了自住了自己一家人的生計,而因為這筆錢獲益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因為這筆錢獲益?”周大神君有些不明白。

“嗬嗬,蠢才,不懂了吧!這筆錢若放在那佛像之後,隻是一筆錢,但那陳豐使將出去,生發出的錢開了商鋪,某家問你,他的商鋪中有多少夥計要靠著工錢養家糊口?自古無奸不商,但真正受天罰的商人有多少?並非老天不想罰,蓋因其行商而獲益者甚多,善惡相抵,除非太過苛刻,一般是不罰的。”

說到這裏,他突然輕聲一歎,不等周羊兒接口又接著道:“我也是在小輪回中才想通了其中道理,說起來這錢之一物,卻也非同小可,召神靈,驅鬼氣,達窮開塞,賑貧濟乏,他年我若能恢複修為,定尋幾個錢母煉成法寶……”

周羊兒聽他越扯越遠,趁他後話未出,急急道:“且慢,即然善惡相抵,為何那陳豐還會倒黴?”

按老道的故事所言,那陳豐聽到老和尚自盡的事兒,總覺得心有愧疚,再加上那廟祝所言,更讓他覺得自己多年無子,定與那老和尚有關。

越想越覺得良心不安,回到梁州之後,便在家中開水陸道場,請高僧名道作法,超渡那老僧。連續開了八十一天,方自散去。結果就在法事做完的第二日,他老婆就有了身孕……

陳豐當真是喜出望外,當下出錢召集工匠,要為梁州的萬壽寺建十三層浮圖塔一座,此後連生意都不怎麼管了,心思全都在家中那孕婦的身上。

等到懷胎十月,臨盆之際,生恐再出什麼意外的陳大東家,特意在院中擺下香案祭奠那老和尚,也不管人家佛門弟子的身份,又燒了幾籮筐紙錢。剛拜祭完,就見老和尚突然出現,一路奔產房去了,驚的他一路直追,隻是追他不上。

等到了產房門口,那老和尚回頭衝陳豐一笑,便沒了蹤跡,緊接著穩婆就在房內大喊:“生了,生了!”不一時,陳家小少爺就被抱到了他的麵前,初生的小嬰兒,見了自己的爹,也不似別家孩子那樣哇哇大哭,而是衝他爹詭異一笑。

陳豐險些驚的摔倒,那笑容和剛才老和尚的笑容一模一樣,等到嬰兒抱了回去,陳家的大總管來報,萬壽寺的寶塔,工匠剛修到十二層,一夜之間,無緣無故的塌了一層。陳豐想到自己剛出生的兒子,長歎一聲,塔還沒修好,拆塔的就來了。

即然知道自己親兒子是聖水寺老僧的轉世,陳豐索性便為其取了個小名,叫做“和尚”。這陳和尚一出世,就有許多怪毛病,比如,最喜歡聽器物摔碎的聲音,而且那器物必須越貴重越好。什麼珠寶玉器,珍珠瑪瑙,越是名貴,他笑的越開心。若一天聽不到這種聲音便會大哭不止。

而剛出生的那三個月更是詭異,每日他爹必須往院子外拋灑大筆銀錢,數目要與當初在聖水寺偷的數量相當,不然小娃娃會餓上一天,連奶都不吃上一口。

等到這和尚長大了,更是不得了,揮金如土,不學無術,這些都罷了,還染上了吸食地獄花的惡習,最終氣死了生身父母,他父親陳豐臨死前,指著床下一個棕箱子道:“兒呀,我知你守不住家業,這家裏的東西遲早要被你揮霍光,你要記住所以的東西都可賣,但這個棕箱不能賣,那是爹留給你的退路。”陳和尚應了,將此事記在心中。

等父母死後,便將那箱子留在身邊,本來父母留下的錢財,就算他吸食地獄花,但隻要好生經營也足夠一生花銷,怎奈這位根本沒那心思,三個錢的東西一個錢賣,賣光了商鋪,又賣家當。而且賣的時候連看都不看。

據說,有一次陳和尚躺在家裏床上,想吸地獄花,便在門上貼個條子,賣家具。有一戶人家十兩銀子買下一個櫃子,抬走時直覺得甚是沉重,都隻道有錢人家用的木頭好,等回家打開一看,滿滿一櫃紋銀,就算買一百個櫃子也不止,見到的人無不罵他敗家。

不過這陳和尚卻一點也不在乎,除了他爹留下的那個棕箱,其餘的盡數賣了個淨光,等到山窮水盡賣無可賣之時,便將他爹給的箱子打開,隻道箱中有什麼奇珍異寶,誰知隻有一領袈裟,一封書信。打開那信,卻見上麵寫著:“欠錢的,業已還清,討債的,還不歸去!”